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金門海岸與潮間帶多樣性生物 洪清漳:上天賜與金門島嶼的禮物
來源 :金門鑫報 | 記者 :xinbaonews | 時間 :2018-05-27 | 1050 瀏覽 : | 分享到:
國立金門大學「金門博雅講座」5月25日邀請退休教師洪清漳以「金門的海岸與潮間帶生物」為題,分享其觀察島嶼海岸生態多年的心得與成果,輔以罕見空拍畫面與影像記實的講座內容,吸引學子與民眾聚精會神聽講,參與者莫不驚艷於金門竟擁有如此多元而美麗的潮間帶生物資源,欣欣然上了一堂寶貴的生態課程。
金大表示,下一場金門博雅講座將在6月1日(星期五)下午2時30分至3時20分於金門大學體育館一樓「李永貞講堂」舉行,本次結合金門縣文化局「風吹・花帔金門音樂電影」的活動,邀請搖滾歌手暨音樂創作人流氓阿德黃永德返鄉,金大歡迎各界人士屆時踴躍前往聆聽。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洪清漳老師係金門烈嶼湖井頭人,長期關注島嶼的海岸、景觀、生態、文史等議題。他建立「烈嶼觀察筆記」部落格,亦於臉書經營「金門潮間帶」社團;長期的觀察記錄同時練就其精湛的攝影技術,分別於2015與2017年舉辦了「與海有約」、「烈嶼空拍」攝影展,2017年並出版《烈嶼潮間帶生物資源》一書,為金門地區投入海岸及潮間帶生物研究之先驅與佼佼者。


洪清漳指出,金門是個海島,但過去因為諸多因素,使得金門人民與海洋間的關係顯得疏離,其結果有利有弊。金門海岸線長達150公里(大、小金門合計),迄今仍有超過八成屬於自然海岸,相較於廈門66公里長的海岸線已幾為人工海岸,金門實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隱身於自然海岸間的潮間帶,是人類接觸海洋的最前線,是陸地和海洋的交會帶,是大海及陸地間最敏感的區域。洪清漳強調,金門有美麗的海岸線及豐富的多樣性生態,值得大家深入探索及記錄,可惜過去一直未受重視,因此他期待從他開始,一步步將潮間帶美麗多樣甚至稀有的生態物種逐一發掘、記錄、保護,同時提醒大家應珍惜上天賜與這座島嶼的禮物,莫昧於不必要的開發或人為的無知,而導致美麗的流失。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