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2024-01-03
2023-12-31
2023-12-12
2023-12-12
2023-10-25
2023-10-24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09
2023-09-25
根據Ashton(1992)在「健康城市」(Healthy
City)一書中所言,健康城市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1、以衛生觀念為重:十九世紀末之前,由於傳染病蔓延,都市的環境、飲水及食品衛生條件不良,都市人口及都市的健康狀況都非常差,因此當時的都市政策首重衛生觀念。世界各國都市政策的重點在解決衛生問題,例如1842年英國召開都市健康會議,在此會議中發表了Chadwick報告,闡述貧民窟居民的生活狀況。為改善他們的生活,會後英國便成立城市健康協會,由此協會負責解決一切都市問題。(考量:中國現況)
2、以治療觀念為重: 1930至1970年代之間,傳染病已受控制,但卻發生了二次世界大戰,使得人民及都市處於戰火之中,故此間期的都市健康政策首重治療。(關注:防疫視同作戰)
3、以健康觀念為重: 1970年代以後,各國經濟發展或榮或枯,各都市有不同程度的成長或衰退,有些都市甚至有嚴重的失業與發展遲滯現象,各國政府不得不重視。1980年代的世界性經濟不景氣,使得許多國家的都市受到影響,人口流失、傳統產業衰敗、失業率激增、都市生活惡化等。
故在1986年時,WHO就開始展開一連串「健康城市計劃」運動,希望藉此改善都市問題。因此,此時期的都市政策不再以治療為主,而轉為改善社會環境,所以這階段又被稱為「新公共衛生階段」。(焦點:對中國三架馬車的未來影響新興產業判斷因素,如中國大健康計畫和世界旅遊組織競爭力指標的文旅服務轉化)
WHO健康城市的概念主要受1978年Alma Ata全民健康宣言及1986年渥太華憲章的影響,全民健康的原則強調健康的公平性、社區參與、健康促進、跨部門合作、基層保健與國際合作。而渥太華憲章更進一步提出五大行動綱領: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創造支持性的環境、強化社區行動、發展個人技能及再造健康服務體系。健康城市計畫自1986年推動以來獲得各國迴響,至今參與城市已超過1000個,遍佈於歐、亞、美、澳與非洲。
為協助各國建立可量化評估的健康城市指標,WHO首先與47個歐洲城市初步研擬出53個健康城市指標,進一步討論可行性後刪修為 32個可具體量化的健康城市指標,做為各城市建立自己城市健康資料的基礎,並作為檢討推動成效之參考。(備註:現代智慧城市發展指標之來源,思考創造條件)
一、WHO健康城市量化指標之全民健康的公平性部分:
1、健康指標之A1 總死亡率:所有死因、A2 死因統計;
2、健康服務指標之B1 現行衛生教育計畫數量、B6 基層健康照護提供非官方語言服務之便利性、B7 市議會每年檢視健康相關問題的數量;(標榜:市議員、民意代表)
3、環境指標之C2 水質、C3 污水處理率、C4 家庭廢棄物收集品質、C7 綠地之可及性、C13 大眾運輸服務範圍、C14 生存空間;
4、社經指標之D4 收入低於平均所得之比例。
二、健康的特徵
健康城市的概念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開始倡導的,WHO在公元2000年全民健康的全球策略一書中定義健康:「健康並不是一個單一清楚的目標,它是領導人們邁向進步發展的過程。健康的人有工作能力、參與所在社區的事物;而健康系統則指在家庭、教育機構、工作地點、公共場合、社區及健康相關機構都處於健康狀態。它也包含個人和家庭應採取主動態度去參與和解決他們自己的健康問題。」1986年里斯本 (Lisbon) 會議中,特明述健康的特徵如下:
1、健康是社會事物,而不只是醫療事物;
2、健康是都市中所有部門的責任;
3、健康應受自然科學、社會、美學和環境專業領域的人所監督;
4、健康是社區居民參與及公私部門合作的表現。
這裡的健康概念重視的是自主權及合作:自主權是指人民對於影響生活的事務有控制權;合作意謂著健康不只是公部門的責任,健康應是公部門、民間組織及社區居民的責任。
此外,Duhl(1995)也指出健康城市的意義可依個人、團體及社區、及全球等不同層次而有不同的解釋:
1、個人層次:以個人層次來看健康城市時,健康城市是指市民有成長及發展的權利,也有和平及免於恐懼的自由,並且對於影響生活的事務有控制權。
2、團體及社區層次:指個人在團體中工作時,可免於剝削、工作有意義並能產生信賴及合作。
3、全球層次:健康城市所關心的是世界資源的公平分配、生態限制的認知等相關議題。
三、推動健康城市的步驟
為協助各國推動健康城市,WHO(1997)研擬了 “發展健康城市計劃的二十個步驟”,將發展健康城市計劃分為三個階段:開始期、組織期及行動期。行動期之民間自主管理部分:
1、增加健康自覺 (Increasing health awareness)
2、增進社區參與 (Encourag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3、倡導策略性計畫 (Advocating strategic planning)
4、促進革新 (Promoting innovation)
© 2021 優優一百智慧聯網平台開發授權
中華文旅資訊社 官網:www.youyou100.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