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2024-01-03
2023-12-31
2023-12-12
2023-12-12
2023-10-25
2023-10-24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09
2023-09-25
一、以技能為基礎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技能
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生活技能是加強適應、積極向上的行為舉止所需具備的各種能力。這些能力使個人能夠有效處理、對待日常生活中各種需求和挑戰。透過知識、態度,尤其是技能的發展來創造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狀態。是一種採用豐富的學習手段,同時注重參與性強的方法。
1、什麼是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是每天生活所需具備的能力
若希望學生能有效的應用所學,他們必須先具備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行為與情緒,而生活技能訓練便是讓學生透過有系統、有規劃的學習經驗來獲得這些生活能力。
2、生活技能的涵義
是一種社會心理成份(psychosocial competence),也是一種人際技巧(interpersonal skill),使人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解決問題、批判與創造性思考、有效溝通、對他人有同理心、以健康態度因應管理他的生活。生活技能可直接引發個人行動,也可被應用去採取行動去改變環境以導向健康。
二、帶著走的健康(Health)能力
【腦 (Head):認知技能;手 (Hand):人際技能;心 (Heart):情緒技能】
生活技能的分類
情緒篇(人與自己) |
人際篇(人與人) |
認知篇(人與環境) |
自我覺察 |
同理心 |
做決定 |
情緒調適 |
合作與團隊作業 |
思考可行性 |
抗壓能力 |
人際溝通能力 |
解決問題 |
自我管理 |
倡導能力 |
|
目標設定 |
協商技巧 |
|
拒絕技能 |
1、情緒篇(人與自己)
1.1自我覺察
能夠辨別和了解自己的感覺、信念、態度、價值觀、目標、動機和行為,探索自己內在的想法。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感覺和價值觀,是人際關係、有效溝通和培養同理心須具備的先決條件。例:學習檢查呼吸,對冷、熱、環境的認識。
1.2情緒調適
有能力辯識到自己及別人的各種感覺,意識到行動如何影響行為,且有能力適當的對不同情緒反應做出合宜的管理和回應。能適時反應情緒,避免負面的情緒持續影響心理及生理的健康。例:學會調適疾病所帶來的情緒問題;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1.3抗壓能力
能夠認知我們的生活壓力來源和壓力所帶來的影響,且有能力幫助我們妥善調適及減輕壓力。能夠調節壓力,避免壓力所造成的負面效果。A.分析壓力B.壓力形成原因C.列出解決方法D.評估採取行動
1.4自我管理
以自我紀錄、監督的方式,讓自己的處境和生活型態保持最佳狀況,包括生理、社會情緒、精神和環境健康。能夠讓我們日復一日維持有益健康的決定,進而每天都能增加決定,以達到長期健康及安適的目標。例:測量個人每天進出門體溫紀錄。
1.5目標設定
訂定具體明確的目標,適度安排時間按部就班完成。能讓個人在有限內外在資源,設定優先事務,增加成功機率。例:每半年做身體檢查。
2、人際篇(人與人)
2.1同理心
有能力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使是我們所不熟悉的生活。可以幫助我們接受其他與我們不同處境的人,提昇社會正向互動能力。例:弱勢被取笑、調侃疫情。
2.2合作與團隊作業
表達對他人貢獻和不同行為方式的尊重。評估各人能力並為團隊做出貢獻。能夠採取行動取得最大利益並誠實公開表達感情和觀點。
2.3人際溝通能力
溝通彼此的思想、感覺、信念、意見、價值觀。無論是口語或肢體語言,都能適當的表達情意,並且符合文化和情境。能夠清楚明白的傳達資訊、理解和情緒給他人,使他人能清楚明白自己的意圖。
2.4倡導能力
與人之間的正向關係,運用合宜的表達方式增進關係,創造一個讓人覺得安全且能自由互動和表達意見的情境。讓我們維持友誼,這對心理和社會安適非常重要。
2.5協商技巧
有能力和別人溝通和解決事情,達成協議或訂定合約,同時也包含了妥協、給予和取得的能力。幫助我們迎合和滿足對方的需求,且能關心彼此的利益,是工作即予人合作時的重要能力。例:提出方案、評估、做決定。
2.6拒絕技能
有效拒絕,在對與錯抉擇中,考慮後果及勇敢拒絕不合理要求。讓我們能做出雙贏,且能滿足和表達個人的需求,是和他人共事時的關鍵因素。例:拒絕抽煙、吸毒…
3、認知篇(人與環境)
3.1做決定
有能力從多項選擇中,依照做決定的流程做出決定,而這些選擇可能會產生特定的結果,或對將來是最佳的選擇。幫助我們做建設性的決定,讓我們能夠處理不同的選擇,亦會影響我們做不同的決策。
3.2思考可行性
分析資訊、經驗、形成主張,導岀結論,提出適當的問題和發表具邏輯思考的意見。幫助我們認知和處理會影響到自我健康態度和行為的因素,例如:媒體和同儕的壓力。
3.3解決問題
勇於面對問題、診斷問題,列出並分析解決的方法,選擇可行的方法採取行動,將現況與預期結果間的距離拉近,最終能對其他類似情境也能發展出對應原則。能夠建設性地處理生活中面對的各種問題。
三、教導生活技能的模式
第一步定義內涵與強調重要性
1、指出技能與行為之相關
2、指出適切與不適切的技能
3、指出迷思
4、將技能內涵口語化
第二步增進技能獲得與行為表現
1、提供觀察示範技能的機會
2、提供情境練習技巧
3、提供回饋與修正
第三步促進技能維持與類化
1、提供個人練習機會
2、促進自我評價與自我增強
四、認識生活技能的學習過程
1、概念的形成:概念轉換為生活態度
2、概念的演練:概念轉換為行為
3、概念的維持:行為轉換為生活習慣
五、教導生活技能的教學策略—互動式教學策略
1、示範行為;
2、注意歷程:示範者的特質、觀察者的特質、行為特質;
2、保留歷程:認知結構、符號再現;
3、動作再現:重覆練習、正確回饋;
4、動機歷程:外在增強、替代性增強、自我增強;
5、行為表現。
六、互動式/參與式教學策略
1、營造自動改變的歷程:引發參與動機及價值觀;
2、設計與生活經驗相連結之教學活動:情境教學、問題解決導向;
3、塑造學習者自身成功的經驗:示範、演練、修正。
© 2021 優優一百智慧聯網平台開發授權
中華文旅資訊社 官網:www.youyou100.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