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波特:資本體制的下一波演化 (五)
來源 :遠見天下文化 | 記者 :哈佛商業評論 | 時間 :2020-06-30 | 461 瀏覽 : | 分享到:

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

麥可.波特 Michael E. Porter ,馬克.克瑞默 Mark R. Kramer

共享價值是推動下一波商業創新,以及成長浪潮的關鍵。過去,因為狹隘的管理觀念與短線思維盛行,社會機構之間分隔加深,企業與社會早已失去連結。現在,我們要重新將企業成就與社會繁榮連結起來。

共享價值讓企業聚焦在正當的獲利上,也就是能產生社會效益,而不會危害社會的獲利。資本市場無疑將繼續迫使企業產生短期盈利,而一些企業也肯定將繼續以漠視社會需求、損害公眾利益的方式牟利。但這種獲利往往只是短暫的,而這些企業也將錯過更大、更好的機會。

此刻,我們應以更寬廣的視野,來看待價值創造。許多因素會帶給我們創造共享價值的空前機會,這些因素包括:員工與公眾的社會意識日益增強、天然資源日趨減少等。

我們需要一個更成熟的、不忘服務社會的資本體制。但這種服務社會的意志,不應是出於慈善考量,而應出於對「競爭」及「創造經濟價值」更深刻的認識。這是資本體制的新一波演化,它讓我們有更好的新方法,去開發產品、服務市場,以及建立有生產力的企業。

創造共享價值,可說是廣義的亞當.史密斯「無形之手」概念,它打開了製針廠大門(譯註:亞當.史密斯曾以製針廠的運作為例,說明分工的巨大經濟效益),納入更廣泛的影響因素。創造共享價值並不是慈善事業,而是一種自利行為,藉由創造社會價值,去創造經濟價值。如果每家企業都致力創造與自家業務相關的共享價值,社會整體利益將受惠。此外,在社會大眾的眼中,企業也會獲得正當性;因為當政府在制定扶植、支持企業的政策時,民主體制也得以順利運作。適者生存的法則仍有效,但市場競爭將讓社會普遍受惠,而這些方式,都是我們本已失落的。

創造共享價值,代表一種跨領域的新管理方式。受營利事業與社會機構之間的傳統隔閡影響,公共與私營部門的人,往往走向不同的教育與職涯途徑。結果,只有極少數的企業經理人,對社會與環境議題有深刻認識,因此未能超越現今的企業社會責任模式;而社會部門的領袖,極少擁有設計、實踐共享價值模式所需的管理訓練,以及企業家思想。儘管愈來愈多商學院畢業生渴望找到更大的意義,而且社會創業的概念也愈來愈吸引他們,但大多數商學院仍在傳播狹隘的資本主義觀。結果是大家錯失良機,甚至憤世嫉俗。

走出商學院象牙塔

商學院課程必須拓寬某些領域。例如,如何有效利用與管理所有資源,將主導下一世代的價值鏈思維。消費者行為及行銷課程,將不只教授遊說方法及創造需求,還必須學習人類的深層需求,以及如何服務非傳統客戶群。群聚及營運地點,對企業生產力及創新能力的影響,將成為商學院的新核心課程;經濟發展將不再只是公共政策,以及經濟系的課題。商業與政府課程,將檢視社會因素對企業的經濟影響,而不只是探討法規的影響與總體經濟。金融課程則必須重新思考資本市場,能如何實際支持企業創造真正的價值(這是資本市場的根本目的),而不是只讓參與金融市場的人受惠。

共享價值這個概念一點也不含糊。我們提議的商學院課程變革不是本質上的改變,也沒有背離創造經濟價值的原則。這種改變代表我們對市場、競爭,以及企業管理的認識邁進新階段。

並非所有的社會問題,都能靠共享價值方案解決。但共享價值讓企業有機會動用技術、資源及管理能力,帶領社會進步,那種方式,往往是最好心的政府與社會機構也無法辦到的。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可再度贏得社會的尊敬。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