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2024-01-03
2023-12-31
2023-12-12
2023-12-12
2023-10-25
2023-10-24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09
2023-09-25
中國的數位化轉型在疫情後經濟重建過程中具有現實意義,企業既要生產復工謀求生存,也要尋求業務的戰略突破。
政府出臺“上雲用數賦智”行動方案,深入可行的推動企業和社會數字計畫轉型。
中國是世界經濟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數字經濟轉型之路對於全球的經濟發展有很好的的借鑒作用。
中國政府密集出臺“新基建”戰略和“上雲用數賦智“行動方案之際,我與伏羲智庫創始人、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互聯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曉東教授針對中國經濟數位化轉型進行了一場深入的線上對話,並展望未來的前景。
在中國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全世界依舊處於疫情威脅的複雜環境下,中央政府提出加快“新基建”以及《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舉措,加快中國5G網路、資料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數字經濟的發展。
這次的疫情讓行業、企業、政府、學術界甚至是個人都意識到了數位化轉型以及數字經濟的重要性。在疫情的危機中,同樣也存在著機遇,中國應化危為機,推動經濟和社會數位化轉型發展,這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和戰略轉型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中央政府綱要的指引下,未來各級地方政府會推出更詳細的行動舉措來推動這項工作。有資料顯示,目前各省發佈的重點專案投資計畫規模已經超過40萬億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將投向新基建。這將會引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潮,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對小微企業的指導意義
在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綱要的同時,很多企業也公佈了新基建的相關建設規劃,數位化轉型需要全社會通力合作。在疫情中,小微企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也同樣面臨著數位化轉型的挑戰。
小微企業對中國經濟的增長、社會穩定,以及增加就業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無論是在經濟恢復還是未來的發展中,中國幾千萬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在疫情依舊有著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企業很難完全恢復到疫前的運營狀態,利用數位化技術進行復工複產是不得不選擇的政策導向。
關於小微企業在數字轉型中的定位,我們兩個挑戰:一是如何利用數位化技術使得企業經營不受公共危機的影響;二是如何在參與數字經濟的產業分工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尋求業務拓展。在當前情況下,小微企業首先要確保自身的存續,而後還要追求進一步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應當首先實現企業結構的數位化轉型,再尋求業務拓展。疫情使我們不得不為,而我們可以選擇順勢而為。
工業企業的數位化轉型
中國作為工業製造大國,工業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非常關鍵。這次的疫情使得製造業缺工缺人,生產停滯。企業意識到了數位化技術的運用在降低損失中的作用。在企業意識到這一點的情況下,中國政府應該對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予以一定的支援。
數位化的價值
在行動方案裡,國家發改委提到要鼓勵平臺企業要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更好的數位化能力對接,同時應開展數位化轉型促進中心和數位化轉型開源社區的建設。對此李曉東認為,在社會分工細緻的情況下,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數位化轉型專家。數位化轉型促進中心可以讓已有的專家為整個行業提供服務,共用能力。開源社區可以降低企業開展數位化轉型的知識、人才、資本資金的門檻,促進全社會的數位化轉型。
資料往左走需要獲取充分多資料,往右走需要充分利用資料,張開雙臂才能擁抱數位化轉型。數位經濟的基礎是資料,充分利用資料需要發揮各方的作用。政府可以通過出臺減稅降費、貼息貸款、簡化審批等政策措施,降低綜合服務企業運營成本和市場進入門檻,提高數位化轉型服務企業的多元化和專業化。
全球經濟發展
這次疫情使得大家對數位化轉型達成了共識。共識是第一步。實現共識以後,大家才會行動一致,奔著同一個目標去努力,取得一致性經驗。這對社會發展會產生巨大的動力。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借此次疫情進一步推動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通過鮮活的數位化轉型實踐,嘗試新模式、培育新業態、打造新產業、發展新經濟。在產業數位化以及數位產業化中將走出自己的道路。中國當下的經濟轉型對全球的經濟轉型也會有一定的借鑒作用。這種借鑒作用不僅僅是對發展中國家,同時也將包括發達國家。
李曉東最後還建議各方可以利用世界經濟論壇這個平臺,讓各方凝聚共識、促進合作、促進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
本文作者:
徐亞敏,物聯網,機器人與智慧城市平臺, 世界經濟論壇
世界經濟論壇實習生張鑫苗對本文亦有貢獻
轉載請注明來源並附上本文連結
© 2021 優優一百智慧聯網平台開發授權
中華文旅資訊社 官網:www.youyou100.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