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2024-01-03
2023-12-31
2023-12-12
2023-12-12
2023-10-25
2023-10-24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09
2023-09-25
發展改革委就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答問
2020-04-14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來源:發展改革委網站 www.scio.gov.cn
原標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有關負責同志就《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答記者問
4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有關負責同志就文件出臺的有關背景、目標任務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此次《實施方案》的出臺引起了社會各方面關注,能否請您介紹一下文件出臺的有關背景?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數位經濟發展,推進數位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省考察時再次強調要抓住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李克強總理多次指出要加快傳統產業向數位化轉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聯合有關部門,深入落實推進“互聯網+”行動、國家大資料發展戰略等政策舉措,推動數位技術創新應用,推進數位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促進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數位經濟蓬勃發展,數位技術已作為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點方向,數字轉型為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提供重要引擎。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我國數字經濟展現出強大的抗衝擊能力和發展韌性,在維持消費、保障就業、穩定市場、提振經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並仍存在較大潛力。特別是數位化轉型起步早、程度高的企業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有的甚至實現逆勢發展,而傳統企業受到的影響則相對較大。以餐飲、零售、酒店、教育培訓等為代表的線下消費大幅下滑,製造業、農業等行業企業受用工短缺、供應鏈中斷、防疫物資缺乏等影響,面臨招工難、複產難、訂單下滑等問題,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對疫情帶來的外部環境變化尤為敏感,面臨生死存亡壓力。
數位化轉型為企業高品質發展賦能。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復工報批、設備消殺、工廠應急排班、復工供應鏈、出貨物流管理等數位化應用,在彌補企業損失、支持企業復工、緩解裁員壓力、精准控制庫存、保障生產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研究發現,相關技術可為企業提升約60%的作業效率,降低20%的人力成本,提升50%的管理效率。據有關機構測算,在不考慮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數位化轉型可使製造業企業成本降低17.6%、營收增加22.6%,使物流服務業成本降低34.2%、營收增加33.6%,使零售業成本降低7.8%、營收增加33.3%。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數位經濟戰略,加快數位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助力中小微企業蛻變脫困,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我委聯合中央網信辦制定了《實施方案》。
問:我國中小微企業數位化轉型具體存在哪些障礙和堵點?
答:據有關機構研究測算,我國企業數位化轉型比例約25%,遠低於歐洲的46%和美國的54%。中小微企業面臨“轉型是找死、不轉是等死”的轉型困境。即使成功實現數位化轉型,很多中小微企業都是依靠外力,被動應對。當前主要急需著力解決3方面的難題:
(一)能力有兩難“不會轉”。
一是基礎差。據瞭解,我國有超過55%的企業尚未完成基礎的設備數位化改造。多數開展數位化轉型的企業也基本處於“上雲”階段,對深度的業務“用數賦智”推進不夠。
二是門檻高。數位化轉型服務機構、共性服務設施嚴重缺乏,數位化設計、模擬、測試、驗證等環境建設往往需要企業自己投入。而中小微企業又往往做不了。
(二)資金有兩難“沒錢轉”。
一是成本高。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成本仍然偏高,硬體裝備改造或替換成本也很高。據測算,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稅後利潤僅為3-5%,轉型成本承受不起。
二是貸款難。據有關研究資料,我國中小微企業貸款額僅占銀行貸款總額25%,企業信用資訊覆蓋率為21.4%,廣大中小微企業難以覆蓋,特別對於輕資產運作的公司,缺少可信抵押資產,貸款十分困難。
(三)效益有兩難“不敢轉”。
一是週期長。陣痛期難以逾越。當前我國企業數位化轉型通用性解決方案仍較少,可借鑒案例少,很多需要企業自己摸索,見效慢。很多企業怕還沒過陣痛期,就先死掉。
二是協同差。企業上下游、產業鏈間協同轉型不夠,數位化產業鏈和數位化生態未建立,一家企業難以帶動上下游企業聯動轉型,無法形成協同倍增效應和集群效應。
問:解決數位化轉型難題的思路和舉措是怎樣的?
答:面向中小微企業,推行普惠性“上雲用數賦智”服務,大力推行數位化轉型。短期內,助力企業快速脫困,減小運營成本,緩解訂單及供應鏈壓力,同時培育強大國內市場,對沖可能出現的出口下降;中長期,進一步發揮數字經濟牽引作用,打通數位化轉型鏈條,激發企業數位化轉型內生動力,激發新的消費和投資需求,支撐經濟高品質發展。
(一)施外力賦能,解決“不會轉”的能力難題。
一是加強平臺賦能,幫助中小微企業轉型。開展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搭建平臺企業(轉型服務供給方)和中小企業(轉型服務需求方)對接機制,引導中小微企業提需求,鼓勵平臺企業開發更多轉型產品、服務、工具,形成數位化轉型的市場能動性。同時,對於數位化轉型關鍵技術和產品,組織聯合攻關。
二是強化公共服務,降低轉型門檻。支援開展區域型、行業型、企業型數位化轉型促進中心建設,引導建設數位化轉型開源社區,強化平臺、演算法、服務商、專家、人才、金融等數位化轉型公共服務。獲得國家專項資金支援的,要承諾確保服務開源開放。
(二)推行普惠服務,解決“沒錢轉”的資金難題。
一是推行普惠性“上雲用數賦智”服務,降低轉型成本。建立政府-金融機構-平臺-中小微企業聯動機制,政府補平臺,平臺做服務。對於獲得國家專項資金補助的試點平臺、服務機構、示範專案等,原則上應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至少一年期的減免費服務。對於獲得地方財政支持的專案,應參照該標準提出服務費用減免措施。
二是探索“雲量貸”,緩解貸款難。聯合金融機構,根據雲服務使用量、智慧化設備和數位化改造的投入,認定為可抵押資產和研發投入,對經營穩定、信譽良好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低息或貼息貸款,鼓勵探索稅收減免和返還措施。
(三)聚合力建生態,解決“不敢轉”的效益難題。
一是樹標杆示範和應用場景,引導企業快速轉型。組織平臺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用戶聯合打造典型應用場景,樹立數位化轉型標杆企業,構建設備數位化-生產線數位化-車間數位化-工廠數位化-企業數位化-產業鏈數位化-數位化生態的典型範式,發佈轉型指引,引導企業快速轉型。
二是打造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產業園”和“虛擬產業集群”,充分發掘企業間協同放大效益。開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培育行動,支援建設數字供應鏈,推動企業間訂單、產能、管道等方面共用,促進資源的有效協同。支援具有產業鏈帶動能力的核心企業搭建網路化協同平臺,帶動上下游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促進產業鏈向更高層級躍升,打造傳統產業服務化的新生態。
問:就推動落實《實施方案》,近期重點將有怎樣的工作安排?
答:近期我們將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
一是推進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發佈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倡議,共同搭建“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平臺企業—行業龍頭企業—行業協會—服務機構—中小微企業”的聯合推進機制,以帶動中小微企業數位化轉型為重點,在更大範圍、更深程度推行普惠性“上雲用數賦智”服務,提升轉型服務供給能力,激發企業數位化轉型內生動力,支撐經濟高品質發展。
二是組織數位化轉型示範工程。通過組織示範工程,支援建設數位化轉型促進中心,著力解決企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依靠市場化方式難以解決的共性瓶頸問題,強化面向中小微企業、行業和區域的數位化轉型公共服務能力。支持數位化供應鏈平臺、企業數位化平臺等建設,進一步發揮平臺企業賦能作用,依託產業互聯網平臺打造示範性應用,帶動更多中小微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形成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產業園”和“虛擬產業集群”。
三是開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培育行動。結合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推動線上醫療、線上教育等新業態領域開展政策試點,強化政策支持供給。鼓勵平臺、企業面向中小微企業、創客共用開放資料化生產資料、設施、工具,完善靈活就業、創造性勞動相關收入分配機制,提供多樣化就業服務和多層次勞動保障。
© 2021 優優一百智慧聯網平台開發授權
中華文旅資訊社 官網:www.youyou100.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