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記湄潭茶聖地之五步,吟詩八景必遊桐子坡
來源 :文旅匯報 | 記者 :管人龍 | 時間 :2020-08-24 | 486 瀏覽 : | 分享到:
從踏進舊茶科所“桐子坡”的那一刻,筆者脫離了世俗民風,置身於一個充滿詩情般的寧靜殿堂。只見湄江河和湄水河兩條江河的“二水倒流”交匯處,河畔竹木成蔭,河水清澈見底,山上茶樹成片,景色如畫。
彷佛見到浙大草原詩人,身影在遊玩茶場時每人分詠八景寫了“隔江挹翠”、“紫薇山館”、“虹橋夕照”、“倚桐待月”、“柳蔭垂釣”、“竹塢聽泉”、“杉徑午蔭”和“蓮台柳浪”的百首“小八景”詩詠的各顯神通。
“桐子坡”梧桐樹依然鬱鬱蔥蔥,環抱著圓頂大片的雜草,把頭頂上的一方天空化成一個圓弧狀似葫蘆片。“小八景”紫薇林纖細遒勁的枝幹交錯有致地勾勒出一條林蔭小道。循小道一路拾階而上走著的,有50年代茶樹徜徉於茶海的黃土,有夾雜著腐葉匆匆而過的輸送水管,還有端著石碑一臉贊許的迎向陽光。什麼都不會破壞這裡獨特的寧靜。



《貳、文化篇》


五、記湄潭茶聖地之五步,吟詩八景必遊桐子坡


整個行程的開頭可謂“茶聖地”五行之究,

而玄武之境則以桐子坡“浙大西遷九君子的湄江吟社”為後盾,

也就是響噹噹的舊茶科所“小八景”如是說。


印象中書本所說的抗日時期浙大西遷,

當時處於一塊貧瘠的土地,這兒物價不高,房租便宜,適合2000多位學生駐足學問,沒有江南水鄉的富泰之氣。


然而,從踏進舊茶科所“桐子坡”的那一刻,如脫離了世俗民風,置身於一個充滿詩情般的寧靜殿堂。

只見湄江河和湄水河兩條江河的“二水倒流”交匯處,

河畔竹木成蔭,河水清澈見底,山上茶樹成片,景色如畫。


彷佛見到浙大草原詩人,

身影在遊玩茶場時每人分詠八景寫了“隔江挹翠”、“紫薇山館”、“虹橋夕照”、“倚桐待月”、“柳蔭垂釣”、“竹塢聽泉”、“杉徑午蔭”和“蓮台柳浪”的百首“小八景”詩詠的各顯神通。


桐子坡”梧桐樹依然鬱鬱蔥蔥,環抱著圓頂大片的雜草,

把頭頂上的一方天空化成一個圓弧狀似葫蘆片。


“小八景”紫薇林纖細遒勁的枝幹交錯有致地勾勒出一條林蔭小道。

循小道一路拾階而上走著的,有50年代茶樹徜徉於茶海的黃土,

有夾雜著腐葉匆匆而過的輸送水管,

還有端著石碑一臉贊許的迎向陽光。

什麼都不會破壞這裡獨特的寧靜。


縱使遠處湄江橋上傳來人們的陣陣車鳴聲,

林中湖面上飛鳥掠過的啾啾聲,

抑或是微風吹落梧桐葉發出的沙沙聲,

也只是為這安靜增添一絲生氣而已。


往下俯視一棟棟培訓中心科研樓教學樓的外牆上,

與桐子坡不協調的青黃色綠苔,宛如五線譜條參差不齊,

而卻似一個個活潑的音符,在風中靈動成一曲歡快的弦歌。

於是躲在坡角如青瓦舍斑駁老者,

不禁被這弦歌聲逗樂,展開眉眼,怡情怡性,怡然自得自在。


走在梧桐紫薇樹林叢間的清幽小徑,我們慢慢地走出桐子坡文化園地。

回頭看見夕陽下披著霞光的坡頂無比炫麗,卻是一如既往的寧靜與祥和。

似乎這幽靜的環境使遊子也變得一樣沉靜淡然。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

朱熹這樣說:“游必有方,如己告雲之東,即不敢更適西,欲親必知己之所在而無憂,召己則必至而無失也。”

我則出門前夕已稟明母親:我將渡海前進貴州,尋獲夢境七彩炫燦玉棺木。

如今我欲稟母親,將會背著隨行觀世音菩薩放下,乃兒已身在七彩湄潭中。


或許知道歸宿在哪裡,湄江吟社九君子儼然指路,指著我靈魂深處的朝聖地!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