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大附設醫院耳鼻喉科溫惟昇醫師採用PRP 讓微創小傷口邁入無傷口時代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常見的原因,包括外傷如掏耳朵、或感冒併發細菌感染,會造成耳膜穿孔無法自行癒合,除了平時耳悶、聽力受損外,往往最困擾患者的是反覆流膿,還常因合併黴菌感染而奇癢無比。為了避免聽力持續惡化,甚至引發顏面神經麻痺或細菌侵犯腦部危及生命,以手術清除發炎組織,同時修補耳膜是標準的治療方式。
然而,目前七成以上耳鼻喉科醫師採顯微鏡手術方式,該傳統術式患者須將耳後頭髮剃除,並切開約6公分的傷口,術後必須用繃帶纏繞頭部來防止出血,往往需住院三天以上,疼痛、出血以及較長的恢復時間,使得許多患者寧願忍受不適,遲遲未能下定決心接受治療。
近年來內視鏡微創手術漸趨成熟,雖可免去長長的傷口,但仍需以1公分切口割取自身組織作為修補。
再生療法的概念為透過注射「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來促進局部組織修復。已經普遍、大量地應用於骨關節、韌帶之退化發炎性疾病。而該療法也被發現對於耳膜穿孔亦有顯著的療效,已於2017年由國際性期刊發表大規模雙盲、隨機分組之前瞻性研究證實,統計成功率可達90—95%。
患者只需接受抽取10cc血液,透過專用離心機與試管,純化出「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 PRP)」與「纖維蛋白」,配合耳內視鏡,將其敷於耳膜破損部位,利用其富含生長因子的特性,即能促進耳膜上皮細胞再生。由於完全獲取於自身細胞,可免除排斥、過敏等不良反應。其優勢在於能免除所有傷口,因此幾乎無疼痛。此外,不須剃髮、縫合與包紮,治療後可直接返家而不必住院,大幅縮短恢復時間,提升了患者的接受度,且成功率可達九成五,完全不亞於以往手術。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溫惟昇醫師表示有一位王姓女大生,兒童時期因為玩耍時不小心弄破耳膜,反覆發炎導致耳膜幾近全破,除了頻繁的流膿、聽力受損造成生活與學業上的困擾,每當班上同學上游泳課或是出遊玩水時只能在一旁羨慕,因為耳朵一旦進水後,往往感染就隨之而來。
她曾在它院前前後後一共接受了三次手術,然而治療完沒多久後又復發,其中兩次幾乎無法改善病症,耳膜仍然處於破洞狀態。由於先前手術採傳統顯微鏡方式,每一次都必須經歷切開、縫合、換藥與拆線等過程,加上頭暈、嘔吐以及往返醫院的奔波,讓她與父母幾乎放棄。
王同學偶然得知新手術可在免除外部傷口的情況下進行,經由詳細諮詢後決定一試。溫惟昇醫師表示手術時透過內視鏡清除耳內發炎產生之肉芽,並抽取自身僅10cc血液,所純化出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與「纖維蛋白」,用於修補破損耳膜,並利用其富含之生長因子促進修復,術後耳膜順利完全癒合,純音聽力檢查也由原先的36分貝進步為25分貝,追蹤至目前已近半年未有復發。王同學對於能夠重新清晰地聆聽聲音,享受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也不再害怕游泳、玩水,感到非常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