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2024-01-03
2023-12-31
2023-12-12
2023-12-12
2023-10-25
2023-10-24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09
2023-09-25
世衛官員表示,先前寄望根除COVID-19病毒的希望逐漸渺茫,未來人類很可能必須「與之共處」。圖為中國上海機場工作人員排隊接受採檢。(中新社)
(中央社日內瓦7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7日表示,COVID-19病毒在全球各地未接種疫苗的國家境內持續突變,且先前寄望能根除此病毒的希望逐漸渺茫,因此未來人類很可能必須「與之共處」。
美國媒體CNBC報導,世衛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在記者會上表示:「我認為,這種病毒將與我們同在,它會像流感病毒一樣不斷進化,成為影響我們生活的病毒之一。」
萊恩強調:「有人說,我們將會把這種病毒趕盡殺絕、連根拔除。事實上我們做不到,這非常、非常不可能發生。」
世界生組織官員先前曾表示,沒人能保證有了疫苗之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就會像其他病毒一樣在世界上消失。
包括美國白宮首席防疫顧問佛奇(Anthony Fauci)、莫德納藥廠執行長班塞爾(Stephane Bancel)等多位權威專家都曾警告,世界將必須永遠與COVID-19共存,就像流感一樣。
世衛官員說,如果全球及早採取因應措施,遏止病毒傳播,今日情勢可能會截然不同。
世衛流行病學家、COVID-19技術主管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7日說,「疫情爆發伊始,我們曾有機會(挽救局勢)。這場疫情大可不必變得如此糟糕。」(譯者:施施/核稿:劉學源)1100908
延伸閱讀
中國研究稱確診一年後 仍有呼吸急促等多後遺症
(中央社記者翟思嘉台北25日電)中國「醫學前沿」期刊2021年11月23日刊登一篇醫學團隊論文,當中提出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近一年後的患者,仍有呼吸急促等問題,逾半非重症患者肺部電腦斷層掃描結果異常。
綜合陸媒報導,這篇論文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簡稱武漢協和醫院)團隊發表。研究共觀察120例COVID-19確診後出院患者,當中104例為非重症病例,16例為重症病例。
研究發現,即便是非重症患者,在確診COVID-19近1年後,依舊存在如睡眠困難(43.3%)、呼吸急促(40.8%)、乏力(35.8%)和關節疼痛(32.5%)等後遺症。其中,56.7%非重症患者肺部電腦斷層結果異常,包括毛玻璃樣混濁、支氣管擴張、結節、肺纖維化等。
此外,還有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
最後,文章總結稱,即使是非重症病例,出院患者在確診COVID-19後近一年,仍會出現多系統問題,需要更進一步的調查研究。(編輯:繆宗翰)1101225
古特瑞斯續任聯合國秘書長 矢言記取疫情教訓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2021年6月18日宣示續任,矢言記取COVID-19所帶來的教訓。(圖取自twitter.com/UN)
(中央社紐約聯合國總部18日綜合外電報導)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今天宣示續任聯合國秘書長,他矢言記取致命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所帶來的教訓。
法新社報導,聯合國大會(General Assembly)任命這位前葡萄牙總理續任秘書長。
古特瑞斯指出:「我們最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我們最大的機會--就是利用這次危機扭轉局勢,轉向一個學取教訓的世界。」
就職典禮後,古特瑞斯在記者會重申,「從許多我們學取的教訓中,最重要的教訓是,我們單獨做不了什麼事。最要緊的教訓是,我們必須重新建立起團結和信任」。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祝賀古特瑞斯續任,表示美國期盼「維繫(與秘書長)彼此間深厚與建設性的關係」。
布林肯說,全球性議題「需要一位在聯合國秘書處具合作、有效率和目標導向的領導人」。
擁有193個成員國的聯合國大會不採選舉方式,而以通過決議延續古特瑞斯5年任期。(譯者:徐睿承)1100619
© 2021 優優一百智慧聯網平台開發授權
中華文旅資訊社 官網:www.youyou100.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