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數位化變革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來源 :新華社 | 記者 :記者艾福梅、馬思嘉 | 時間 :2021-12-11 | 480 瀏覽 : | 分享到:
2018年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呼籲世衛組織制定全球數位衛生戰略,支援各國實現健康服務全覆蓋。世衛組織於2019年發佈了第一份數位健康干預指南,並在去年發佈《數字健康全球戰略(2020-2025)》。“利用科技創新提升全民健康和增進人民福祉,前景廣闊,大有可為。”高力說。當今世界,網路資訊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已有眾多國家把數位健康作為醫療健康轉型升級的戰略方向。

在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大健康產業論壇暨第三屆“互聯網+醫療健康”應用大會上,世衛組織駐華代表高力視頻發言。寧夏回族自治區衛健委供圖


新華社銀川8月22日電(記者艾福梅、馬思嘉)大資料預判、智慧診斷、跨國遠端手術指導......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改善人類健康提供了新機遇,正在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正于寧夏銀川舉行的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大健康產業論壇暨第三屆“互聯網+醫療健康”應用大會上,數位技術與衛生健康的深度融合成為與會嘉賓關注交流的焦點。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高力在視頻發言中說,數位技術對實現全民健康至關重要,為改善人類健康提供了新機遇。物聯網、遠端監控、人工智慧、大資料、智慧穿戴設備等前沿技術擁有無限潛能,可以支援健康服務系統,讓更多人享受到更好的診療服務和以人為本的綜合健康服務,説明專業人員掌握更多循證醫學工具。


2018年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呼籲世衛組織制定全球數位衛生戰略,支援各國實現健康服務全覆蓋。世衛組織於2019年發佈了第一份數位健康干預指南,並在去年發佈《數字健康全球戰略(2020-2025)》。

“利用科技創新提升全民健康和增進人民福祉,前景廣闊,大有可為。”高力說。當今世界,網路資訊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已有眾多國家把數位健康作為醫療健康轉型升級的戰略方向。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學軍介紹說,中國目前已有1600多家互聯網醫院,二級以上醫院普遍開展線上服務,2020年全國互聯網診療4891萬人次。“‘互聯網+醫療健康'已成為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充分發揮‘免接觸'優勢,開闢了線上抗疫‘第二戰場'。”他說。


在於寧夏銀川市舉行的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上,設置了智慧醫療展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衛健委供圖


如今,在中國很多城市,預約、診療、支付、藥品配送、健康管理等醫療全路徑已實現數位化,農村居民也可通過智慧診斷、遠端會診等方式在家門口享受到更優質醫療服務。

對於生活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賀蘭山農牧場的准媽媽們來說,因為數位技術的發展,她們定期產檢再不用大著肚子往城裡跑了。


“很多基層醫療機構沒有診斷人才,不具備出具超聲報告的能力和資質,現在借助遠端超聲診斷平台,可以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同質化管理。”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超聲診斷醫生袁紅梅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論壇上也指出,人工智慧、大資料等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應用,使工業互聯網賦能智慧醫療,推動健康中國戰略邁向縱深發展。


受益於數位技術發展的中國醫療界也在與世界各國,尤其是醫療技術相對落後的國家共用“中國方案”。

貝南是中國在西非的傳統友好國家,從1978年至今,中國(寧夏)已向貝南派遣25批援外醫療隊。

近幾年來,醫療隊在貝南開展了多項遠端醫療實踐,包括遠端會診為骨折患者制定最優手術方案、遠端手術指導切除“巨型甲狀腺瘤”以及遠端診斷心電圖等。2019年9月,中國-貝南遠端醫療合作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在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除了向阿拉伯國家提供疫苗和醫療設備、派遣醫療隊外,還多次舉行專家視訊會議,分享防治措施與方案。


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駐華代表處主任馬哈茂德·阿明認為,阿拉伯國家與中國進行醫療健康合作大有裨益。近年來,通過引入新機制,拓展新範圍,深化在醫療機構、醫療技術研究、傳染病防控、傳統醫學和醫務人員培養等方面的合作,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合作意願空前高漲,開啟了一種新的合作模式。

“我要代表阿盟,感謝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提供的幫助。”阿明說,希望這次論壇能夠加強中阿之間的合作,讓阿拉伯國家學習中國在健康領域的經驗並從中受益。

“我們願和大家一起,深刻把握數位化變革帶來的新機遇、新空間,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於學軍說。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