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4日人民日報報導,清空粉絲數量,暫停或關閉直播、用戶打賞、知識付費、收益提現許可權,下架商品連結,取消廣告收益、流量分成......中央網信辦3月12日表示,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計畫,自即日起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行動將指導網站平臺運用經濟手段,對違法違規營利的“自媒體”進行上述嚴厲打擊。一系列鏟土拔根式的處置手段,可見網信辦整治不良帳號的力度、營造清朗網路空間的決心。
百花齊放的自媒體為讀者帶來了更豐富的內容、更靈動的呈現和更人性化的體驗。無數螢幕後的個體也因為自媒體,抓住了低門檻就業與創業的自我價值實現機遇。這是自媒體大受歡迎的原因,也是這一業態火爆發展的動力。
持續走熱是必然趨勢,屢屢跑偏也是不爭事實。伴隨這一新傳播生態而來的,還有扭曲的真相,惡意的炒作,低俗的品位,混亂的秩序。這兩天,就有一個“傳奇學霸”戲耍流量:自稱被不喜歡的清華大學錄取後退學,又考上北京大學,引發網友送上50多萬點贊。然而,隨著關注的人多了起來,眼尖的網友指出,這一切不過是盜圖撒謊,此後,博主又灰溜溜地刪評拉黑,清空視頻,至今未作回應。比起美化自己的假人設,編造假情節更顯荒唐。近兩年,在複雜案件未明之時,總有一些帳號急不可耐地腦補畫面、胡亂揣測,並輔以新聞報導的方式散佈謠言、挑動對立情緒。此外,還有山寨官媒名稱的,評議斷章取義的,抄襲原創內容的,騙取線民捐贈的......必須認清種種亂象對線民的消極影響,對行業自身發展的阻礙以及對整個網路生態的危害。
近年來,國家不斷健全制度機制,升級技術手段,對自媒體亂象進行打擊。不過,一些平臺仍存在對不良帳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邊定規矩、一邊捨不得按規矩嚴肅處理大V帳號等怪像,導致自媒體亂象仍在延續。說到底,在運營者的眼裡,真相、理性、文明、規矩、價值觀等等,遠遠不如流量二字來得重要;而流量的背後,就是他們無法抵擋的真金白銀。
要根除以上業內弊病,將自媒體賽道納入正軌,經濟手段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此次專項行動,從更高層面對“自媒體不自律”的行為進行了具體處罰規定,比如把那些靠矇騙而來的龐大粉絲量清零,把帳號主體的提現許可權關閉,把廣告收益和流量分成取消;這一拳拳打下去如同釜底抽薪,直接斷了帳號繼續興風作浪的財路,是對那些屢勸不改、毫無底線者最疼的處罰。如各平臺能嚴格對照落實、主動擔責作為、嚴格按規辦事,必將對自媒體帳號產生大於以往的震懾作用。
打蛇打七寸。對於不負責任地胡寫亂噴、無視公序良俗和律法等自媒體帳號,唯有讓它在流量和金錢上兩空,直至窮途末路,才能真正遏制野蠻生長的無序狀態,營造更加清朗的網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