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侒可傳媒專欄:日照走出地方特色 延伸長輩日常生活
來源 :侒可傳媒 | 記者 :游麗裡 | 時間 :2024-08-07 | 113 瀏覽 : | 分享到:

    《侒可傳媒》2023年3月31日專欄專題:日照走出地方特色 延伸長輩日常生活。近期評鑑時,發現不少機構收案量偏低,除了疫情影響外,也常聽到有業者認為是因附近有規模更大、裝潢很好的服務據點造成。「社區式」照顧服務,顧名思義就是希望民眾在社區中就近使用,其他競爭機構不應是影響收案的主要因素。


    但軟、硬體規劃,就是經營者當務之急需要思考的面向。第一印象當然會影響民眾選擇,但重點或許不在裝潢,而在於機構空間規劃是否符合需要?如:廁所數量或離活動區的距離、設施安全與是否適合長輩?若空間規劃及設施已不足,又缺乏專業與溫暖的服務,或許就是讓使用者或家屬感覺不出日照與C據點差異的原因之一。究竟什麼才是好的社區式機構?絕非誰家能定於一尊,因為每個地方都有專屬的在地文化及使用者特性,也期待經營者能朝向各有千秋的前景邁進。


    對於筆者任職的組織而言,目前營運中的社區式機構有11家,雖不敢自詡自家機構硬體規劃是最好的,但新設立機構儘量將在地文化及長輩需求融入場域,讓空間發揮最大功能,同時不忘優化舊有的機構設施。


    為了維持服務品質,團隊更應具有一致的照顧理念。以筆者的組織為例,強調「以人為中心」,各社區式機構則配合推動其中的2項要素來回應。其一,關注社區,如何維持長輩對社區的認同及貢獻,是所有工作者必須共思的;其二,一起工作,跨專業之間之外,也必須跟個案、家屬及社區一起工作,才能真正維持或提升長輩的生活功能及自我照顧能力。


    最後,老五老基金會近年也重新定位了日照在社區中的角色,它是「長輩日常生活的延伸」,當長輩需要日照的服務,就可來使用,可能是參加活動、吃飯或洗澡。同時,不把長輩當病人或無用之人,長輩在家有能力做的事,在日照中心也完全可以自己動手做,機構不應為了各種安全因素將長輩給禁錮住,因為有時禁錮的,不僅是行動,也禁錮了生命力。

 





作者/游麗裡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現任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執行長、台灣居家服務聯盟副理事長、台灣社區式長期照顧策略聯盟監事、社會工作師全聯會監事等職,致力於讓所有人越老、活越好的組織願景,擴大OLD=YES,改變老的意向。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