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金門垃圾大戰 執政黨棄金門不顧?
來源 :金門鑫報 | 記者 :xinbaonews | 時間 :2017-07-13 | 6496 瀏覽 : | 分享到:
據金門地方人士表示,金門長期被台灣中央當「二等國民」,需要金門時,用金門人來當砲灰,幫台灣擋住百萬砲彈;和平時,執政黨不疼不愛,遺棄不管,民進黨婉君甚至把金門當「國外事務」,這一次的垃圾事件,更讓金門人深自痛恨覺醒。呂姓金門老人家生氣的說:「執政黨中央對金門的態度簡直是遺棄,這時候只見垃圾,不見立委,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在哪裡呢?誰可以跳出來為金門發聲,下次金門就支持誰!」記者詢問解決方案,眾人答:「誰來要回金門人的尊嚴!帶金門人上凱德蘭大道,向蔡英文抗議垃圾問題,且要求執政黨立即放行金門垃圾送大陸處理,金門人就支持誰!」

昔日金門前線長達44年的戒嚴捍衛台灣安全發展今日為了一個垃圾問題台灣棄金門于不顧連金門人想把垃圾運大陸的路也切斷身為金門人能不生氣嗎

 

金門每年必需處理數百噸大陸海漂垃圾,金門縣前環保局長傅豫東2015年曾說,由於高雄市府將調高處理費用,因此提出傾向將大陸海漂垃圾與金門縣常住人口產生的垃圾,一併交給廈門處理。」的構想。

 

金門位於九龍江口,每次遇到颱風或大雨,對岸的垃圾都會透過浪潮漂到金門海岸,嚴重影響金門的海岸線生態及破壞環境。根據統計過去10年來的海漂垃圾,以民國95年的757.9公噸最多,經金門縣政府多方抗議近年來已陸續減少,如今海漂垃圾1年約300多公噸唯去年大颱風整個金門海岸線完全又被大陸垃圾淹沒嚴重程度為歷年來之最。

 

根據環保局資料,金門一天垃圾量約67噸,其中離島小金門一天約3噸,全在當地掩埋,大金門本島垃圾約64噸,其中10噸廚餘再利用、12噸瓶罐等回收、12噸在金門掩埋,僅30噸運往高雄市焚化。

 

除金門本地的垃圾外,以大陸海漂垃圾最為嚴重,傅豫東指出,大陸許多民眾的環保觀念不比台灣,將垃圾丟到河邊、海邊,成為海漂垃圾的主要來源。對此,金門縣環保局2014年買了兩輛自走式沙灘車,每輛超過新台幣400萬元,清掃寬度1.3公尺,清掃速度每小時5公里,每小時可清掃6500平方公尺,約等同27人同時進行沙灘清理的作業面積。淨灘前先以人力撿拾大型垃圾及保麗龍,再駕駛自走式沙灘車撿拾沙灘上之玻璃、瓶蓋、寶特瓶、碎石等垃圾,可節省人力並提升清理效率,再加上社區公司及社團的努力,縣府和民間一直都很努力地維護金門美麗的海岸線。

 

至於垃圾焚化的處理費用,傅豫東表示,本來送給高雄市環保局協助處理的費用是每噸1000元,加上打包、運送等費用2790元,合計每噸處理垃圾的費用是3790元,但高雄市政府日前反映因市庫沒錢,要調高處理費用至每噸2307元,若加上運費,每噸垃圾處理費用超過5000元,讓金門縣政府無法接受。

 

傅豫東指出,金門縣長陳福海傾向將垃圾送到廈門去處理,可以大幅節省處理費用,已經與當地機關協調,但仍需大陸當局拍板敲定。對於每年大量處理海漂垃圾,傅豫東認為,需從根本做起,或將金門沿海收集的海漂垃圾送回給大陸,請大陸處理,縣府也透過陸委會在兩岸兩會提出此問題,希望獲得解決之道。

 

 

大陸方也承認金門、馬祖的海漂垃圾來自大陸,金門縣府希望中央授權和大陸協商,把這些海漂垃圾運回大陸焚化,卻無奈遭環保署以「不合法」拒絕。

 

金門環保局副局長楊建立說,福建石獅市垃圾綜合處理場,日焚燒垃圾量一千八百噸,有餘裕可協助處理金門垃圾,距泉州市華錦碼頭車程十分鐘。另外,廈門也新建第三座日處理規模一千二百噸的海滄垃圾焚化廠,都是可合作的對象,比運回台灣處理還省錢省事大陸承認金門海岸線的垃圾是來自大陸也極願意協助處理,善意地回應金門縣政府。基於節能減碳和成本考量,金門縣府建議海漂等垃圾轉運大陸處理,並優先納入兩岸事務合作重要議題,一直希望中央授權金門與大陸相關單位協商。

 

豈知環保署回應,受現行國際公約、廢棄物清理法等限制,台灣目前不可能與大陸合作清理垃圾,就算要合作,台灣修法讓廢棄物可越境轉移前,也無法同意離島垃圾運到大陸處理。

 

「如果花錢就能解決,還需要和大陸談合作嗎?」楊建立無奈表示,大陸方面也承認自己是海漂垃圾來源,地方政府和民間都有意合作,「只要上頭溝通好就可以」,但「目前兩岸關係尷尬,扯上政治立場,什麼事都可能變樣」

 

如今金門的垃圾台灣不收台灣又不管完全棄金門不顧金門有人打趣地說,如果上個月不小心把金戒子丟到垃圾場,現在去垃圾場可能還有機會找得到,因為金門已有一整個月的垃圾還留在暫存場!

 

金門無法消化回運的垃圾底渣,全縣生活垃圾6月初就遭高雄市拒收,導致囤積1300公噸垃圾發出惡臭,還產生沼氣,兩度引發火警。金湖鎮民代表陳向鑫今天為民請命,希望政府重視;縣環保局表示,已向中央反映,沒有確切的改善時間表。

 

金門1天的生活垃圾約67公噸,縣府過去曾試圖興建焚化爐,因遭民眾抗議而作罷;201012月起,轉請高雄市代為焚化,去年9月,高雄市政府便以廠商無法處理底渣為由,要求包括金門在內的多個外島代為焚化的縣市應建立「互惠機制」,協助高雄市處理焚化底渣。

 

縣環保局說,高雄市提出的互惠機制,回運底渣比例為1:1.67(每處理1公噸垃圾,需回運1.67公噸底渣) 11.8(回運1.8公噸底渣資源化產品), 否則將暫停收受該縣市的家戶垃圾。

 

縣環保局說,依照這個比例,1公噸換回來的底渣比垃圾還多,且底渣再利用在金門十分有限,例如金門國家公園、保護區都禁止使用,即使可以用在部分工程,以金門現有的工程量,仍無法充分消化回運的底渣。

 

縣環保局去年12月及今年1月兩度辦理「金門縣垃圾焚化處理底渣委託再利用處理計畫」招標案,都因無廠商投標而流標,並接獲高雄市政府通知,63日起暫停收受金門縣家戶垃圾進場。

 

金湖鎮代表陳向鑫說,1個多月來,金門全縣的垃圾集中在金湖鎮新塘垃圾暫存場,連日的高溫,不僅發出惡臭,還因產生大量沼氣發生兩次火警,空氣污染波及附近料羅、蓮庵村數千居民;與其縣府每年編列經費轉運到高雄,恐怕「自己的垃圾自己燒」才是長久解決之道!

 

縣環保局表示,已請環保署協助金門焚化底渣媒合後,提供給中央部會公共工程使用;並請環保署協助尋求其他具有焚化處理設施的縣市,緊急支援處理金門垃圾。環保署回覆,將明訂其他縣市代燒垃圾,底渣回運比例不得超過20%,建立合理的底渣回運互惠機制,同時訂定相關辦法,協調調度解決垃圾問題。問題是金門垃圾已經堆積如山環保署不立刻協調處理怎會視而不見

 

縣環保局表示,目前為防止垃圾惡臭及悶燒,暫存場內的垃圾會強化消毒、監控及巡查作業。本縣新塘掩埋場尚有掩埋空間且離海邊有一定的距離,垃圾掩埋場的功能即掩埋處理垃圾,垃圾暫置於掩埋場並未違反其設置目的,目前本縣垃圾暫置於新塘掩埋場內,暫置容量約為1千餘噸,現場設有操作人員及管理人員,就暫置部份會做好進場管控及防治措施,避免造成汙染,並不定期巡查,近日因天氣炎熱溫度太高導致沼氣自燃,另疑似垃圾中夾雜未燃燼之物(如炮竹、金紙等)導致悶燒,第一時間現場人員均即通報消防局到場支援,掩埋場並出動怪手分區隔離,自燃及悶燒現象立即控制並未蔓延,後續將加強現場管控及巡查,以於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即時處理,在此呼籲地區民眾燃燒後之金紙、炮竹餘燼應集中,確認熄滅或以水澆熄後再交由清潔隊收運,避免發生垃圾悶燒引發火勢。

 

環保局呼籲目前的垃圾問題,除縣府團隊正積極反映中央協助處裡外也和大陸方持續保持連續,期待地區民眾共體時艱,共同面對如何解決垃圾問題,期待在中央對垃圾大戰能趕快找出解決方案前地區民眾能在源頭減量及加強垃圾分類,確實做好資源回收方能少垃圾量,畢竟有焚化處理設施的縣市沒有義務無限量的協助處理其他縣市的垃圾,垃圾長期轉運並非長久之計,所以惟有發展垃圾現地處理設施方能徹底解決地區垃圾問題,縣政府在垃圾處理問題一定積極面對尋求解決方式,也希望民眾能給予支持鼓勵及配合,共體時艱,共同渡過此一難關。

 

據了解國民黨團請願接待室曾於628日由立法委員張麗善、林為洲、許淑華及斗六市長謝淑亞等人召開記者會,針對垃圾問題不處理,台灣哪來前瞻?雲林不要垃圾山,更不要失能的政府」,提出在地看法。國民黨團也表示,全國垃圾問題已成全民公憤,台灣已快成為垃圾島了。尤其雲林縣政府至今仍堆積三萬二千公噸垃圾待處理,面對長期困擾縣民的垃圾問題竟然束手無策,除了「用垃圾換底渣」,企圖讓雲林成為「底渣故鄉」,還要求各鄉鎮必須配合暫置底渣,斗六市因未提供暫置底渣地點,縣府堅不協助處理,導致目前囤積量高達八千噸,已堆成四層樓高垃圾山。

 

據金門地方人士表示金門長期被台灣中央當二等國民」,需要金門時,用金門人來當砲灰,幫台灣擋住百萬砲彈;和平時,執政黨不疼不愛,遺棄不管,民進黨婉君甚至把金門當「國外事務」,這一次的垃圾事件,更讓金門人深自痛恨覺醒。呂姓金門老人家生氣的說:「執政黨中央對金門的態度簡直是遺棄,這時候只見垃圾,不見立委,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在哪裡呢?誰可以跳出來為金門發聲,下次金門就支持誰!」記者詢問解決方案,眾人答:「誰來要回金門人的尊嚴!帶金門人上凱德蘭大道,向蔡英文抗議垃圾問題,且要求執政黨立即放行金門垃圾送大陸處理,金門人就支持誰!」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