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黃奇帆最新研判:中國對外開放的五大新特徵和五大新任務(上)
來源 :香港01新聞網 | 記者 :編輯室 整理 | 時間 :2024-12-02 | 7 瀏覽 : | 分享到:

前任重慶市長黃奇帆。(資料圖片)


    《香港01新聞網》11月19日訊,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2024年8月28日在中山大學演講,以下為演講內容:

    當下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新發展格局下,我國正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地跟世界合作,向世界開放呈現出了新特徵。在黨的十八大以後,我國的對外開放取得了重大新成果。在新發展格局下,黨的二十大部署了中國對外開放的五大新任務。

 

壹、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實現強國戰略的必然要求

>> 什麼叫作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經濟循環,如果進出口貿易(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佔GDP的比重在60%以上是以外循環為主體,進出口貿易佔GDP的比重在40%以內則是以內循環為主體。

    中央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對於我國來說是重要發展戰略。我國從1950年到2050年這100年的時間裡,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三種類型。

    第一個階段,是1950年到1980年,我國經濟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內循環。當時之所以封閉,不是我們不想開放。由於很多國家都對中國進行經濟、社會、科技、貿易等全方位的封鎖,想開放開放不了,每年進出口貿易佔GDP 不到 10%,所以那個時候是以相對封閉的內循環為主。

    第二個階段,是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到黨的十八大之前,是一個以外循環為主牽引內循環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經濟運行特點是以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外循環為主,通過「三來一補」的加工貿易,經過近 30 年的改革開放,2006 年中國進出口貿易佔 GDP 的比重達到71%。

    第三個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審時度勢、順勢而為,提出了經濟發展新常態,並著力推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擴展經濟的內生動力,我國進出口貿易佔GDP的比重進一步逐年下降,2016年降到了38%,形成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為什麼現在要構建新發展格局?

    這裡面有一個經濟發展的邏輯。2013年,中國的貨物貿易達到世界第一,佔全球貿易量的30%,非常大的基數,如果每年還以百分之十幾的量增長,增量這塊比許多國家全部貿易總量還多,很容易引發國際貿易摩擦。

    此外,2010 年中國勞動力進入拐點,同時我們土地成本、各種要素成本和生態環保要求成本提高,再靠消耗大量資源,搞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已比較吃虧、不合時宜。

    再有是最重要的,全世界近80年的經濟發展有個邏輯,發展中的大國總是以進出口貿易的外循環為主,拉動自己的經濟發展,世界經濟強國一定是以內循環為主。比如美國,從1950年到現在的70多年裡,任何一年進出口貿易佔GDP的比重從來都在30%左右。2022年,歐盟進出口貿易佔GDP的比重就是35%。

    日本經濟則分兩段,在1945年到1975年產業重新振興的過程中,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拼命依靠國際市場來拉動自己,這一階段貨物貿易佔68%左右,服務貿易佔 7%左右,進出口貿易佔GDP的比重達到75%,以外循環為主。1975年以後,日本進入世界經濟強國行列,到現在40多年時間,這一階段每年的進出口貿易佔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5%左右。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大國成為強國過程中的必然選擇。

    現在試想一下,如果我們2016年還是70%以上的進出口貿易比重,2017年特朗普上臺打貿易戰、加關稅,拜登搞封鎖、脫鉤,再遇上新冠疫情,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進出口貿易比重從70%降到現在的38%多,國民經濟就會很被動。但是我們在2016年已經自主降到了38%,並且2017年到2023年連續7年我國進出口貿易佔GDP的比重始終保持在38%左右,保持了堅定的韌性和抗衝擊能力,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穩如磐石。

    2006年到2010年是被動調節,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美國、歐洲購買力下降,我國出口受到較大衝擊,到2010年我國進出口貿易佔GDP的比重降到了55%;2011年到2016年是主動調整,2016年降到了38%,10年時間從71個百分點降至38個,新發展格局悄然形成。但是,保持進出口貿易總額佔GDP的比重在40%以內,只是新發展格局的框架比例,要真正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內涵,還要有五條:

一、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形成自立自強科技創新能力;

二、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發揮中國大市場的規模優勢;

三、要通過擴鏈、強鏈、補鏈,形成一頭在內、一頭在外,上中下游產業鏈垂直整合一體化的製造業體系;(*)

四、要提高最終消費佔GDP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也要顯著提高;

五、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這些內涵,將在中國正在推進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得以實現。

 

貳、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對外開放出現了五個新特徵

    在新發展格局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實際上並不妨礙開放。中央提出來的戰略,是在新發展格局下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國這10年的開放和過去40年的開放既一脈相承,又呈現出新發展格局下的五個新特徵。

一、在投資政策上,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投資

    從過去幾十年的引進外資為主,轉變為既鼓勵引進來,也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投資。據統計,1979—2012年這34年裡,中國境外投資一共約5000億美元;而僅在2017—2021年這5年時間內,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就達到了約7700億美元。引進來、走出去雙向投資的特徵已經很明晰地顯現出來了。

二、在貿易政策上,鼓勵出口和增加進口並重

    從過去幾十年的擴大出口為主,轉變為鼓勵出口和增加進口並重。當今世界,出口大國未必是經濟強國,因為出口的貨物可能是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來料初加工產品。而進口大國一般都是經濟強國,進口所需的外匯可能來自技術和服務等貿易順差,貨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成為世界貨幣,也可與各國直接結算。

    另外,我國關稅總水準已降至7.3%,今後還可能會進一步下降。這樣好處是:(1) 可以直接降低消費者進口成本,有利於產業轉型升級,增加群眾消費福利;(2) 有利於增加進口,促進實現進出口平衡,為實現國際收支平衡創造條件;(3) 有利於在經貿談判中佔據主動,進口規模大了,我國在世界經濟舞臺的話語權自然也大了。中國在2021年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這都跟我們市場規模大、降關稅和增加進口有關。

三、在區域開放政策上,沿海沿邊內陸協同開放、整體開放。

    從過去幾十年的沿海地區開放為先為主,轉變為沿海沿邊內陸協同開放、整體開放。2010年以前,我國各類國家級的開放措施都是從沿海開始的:(1) 20世紀80年代初期推出的14個開放城市、27個經濟技術開發區都在沿海;(2)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推出的五大特區都在沿海;(3) 20世紀90年代推出的新區開發——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也都在沿海。黨的十八大以後,新的開放措施都是東西南北中一體化開放。在內陸批准了12個新區,沿海增加了5個,再加上原來的上海和天津,現在全國一共19個新區。又如,保稅區也從沿海推廣到了中西部地區。

    本質上,開放是一種理念、一種制度、一種辦事的方式,和區位元無關。德國在西歐的中部,誰能說德國社會開放度比西班牙開放度低?中國過去的開放是以沿海為主,現在轉向沿海沿邊內陸協同開放、整體開放。

四、在產業政策上,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共同發展。

    從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和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下的貨物貿易為主,轉變為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共同發展。以往,中國引入的外資主要集中在工業、百貨、建築業和房地產等產品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領域;但對金融業、服務貿易等無形領域,如外資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和證券公司,以及教育、醫療、服務業和文化藝術等約束還有很多。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對服務業、金融業和工商產業的外資企業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競爭中性等,實現全方位、寬領域、多管道開放。現在中國開放度越來越高,開放策略已經轉變為寬領域、多管道、全方位的一種新模式。

五、在全球外貿秩序治理方面,積極參與甚至引領國際投資和貿易規則的制定修訂。

    從融入和適應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為主,轉變為積極參與甚至引領國際投資和貿易規則的制定修訂。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國際貿易國,不管是投資領域還是貿易領域,中國都有重要的影響力和發言權。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要積極地參與對國際貿易規則的修改,一起參與談判確立國際貿易規則中新的制度,所以中國不僅是適應現行的國際貿易規則,而且開始介入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和修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

    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中國現在是WTO的全面支持者,也是WTO改革的重要推進者。第二,在雙邊或者地區間自由貿易協定(FTA)新的貿易規則討論談判當中,中國既是雙邊貿易談判的推動者和積極參與者,同時也為了中國人的利益和國際貿易規則的公平合理,參與各個貿易規則的討論、談判。(*)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於2022年正式生效,標誌著目前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而中國正是RCEP談判的堅定支持者,在RCEP推進中起到了支柱性作用。已有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這其中經濟規則的導向制定,中國起重要作用。

 

參、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對外經濟取得了三個趨勢性、結構性的新成就

    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對外經濟在出口產品結構、加工製造方式、引進外資總量三個方面實現了良好的趨勢性、結構性、基礎性變化:

一、出口產品的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在商品結構上發生了根本性、基礎性、基本面意義的變化。具體來說,從1980年代、1990年代一直到新世紀初,中國工業出口產品始終保持著一個特點,即70%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如輕工、紡織、服裝、箱包、鞋帽、玩具等,剩下30%是機電產品。

    然而,到了2023年,中國的出口總量達到了驚人的3.3萬億美元,與2010年的1.6萬億美元相比,翻了一番左右。在這些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和電子資訊等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型產品佔比高達90%。與之相反,輕工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只佔10%。這一增長的背後,是中國製造業在規模效應作用下大幅度降低的綜合成本,使得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和裝備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具備了巨大的國際競爭力。

    曾經,「中國製造」被貼上了廉價的標簽,過去我們常說「10億件襯衫換一架波音飛機」,讓人扼腕。如今,中國高鐵、手機、電腦、清潔能源裝備、新能源車、港機、礦山機械等產品異軍突起、享譽世界,在國際產業格局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可以換一個說法,我們用幾台大型港口起重機就可換取數億美元,用以購買大量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資源,或豬肉、牛肉等大量農產品。可以說,如今的出口結構與過去相比,實現了180度轉變,對中國而言無疑是一項利好。

二、進出口貿易的生產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加工貿易曾是中國外貿的「半壁江山」,佔進出口的比重最高達50%。加工貿易「兩頭在外」「借雞生蛋」最突出特徵就是,原材料、零部件從國外進口,通過國內淺層次的加工、組合形成產品再銷售到國際市場。這種生產方式附加值低,企業的利潤也不高。

    當下中國進出口貿易中,加工貿易的比重已經大幅度下降,2022年我國加工貿易佔進出口總值的20.1%,一般貿易的比重達到63.7%,其餘的16.2%為農產品、原材料等初級產品。加工貿易、一般貿易比重的變化,很好地詮釋了中國製造業生產方式的升級轉換。

    中國加工貿易從過去的兩頭在外、大進大出,已轉變為一頭在內、一頭在外,實現了原材料、零部件70%~80%在中國本土生產,形成了中國自主可控的上中下游的全產業鏈集群,生產的產品既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也銷售到世界各地。

    生產方式的根本性變化,極大地提升了中國製造的附加值,推動了中國製造的結構優化,催生了中國產業新技術、新製造、新業態的加速「自主孵化」,以新質生產力驅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引進外資規模逐年增長。

    過去40多年,中國引進外資(FDI)連創新高,從1980年代平均每年20億美元,到1990年代平均每年300億美元,再到2000—2010年平均每年600多億美元,再到2011—2020年平均每年1200多億美元,再到過去幾年平均每年1600億美元,中國持續多年成為引進外資的第二大國。可以預見,未來中國仍將是外資最為青睞的目的地之一。

    許多人認為2020年至2022年新冠疫情期間,外資必然下滑,因為疫情限制了出國考察和合資談判的次數。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三年期間,中國每年平均引進外資的量達到了1700億美元。2022年更是成為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引進外資最多的一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到1891億美元。

    德國總理朔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分別於2022年、2023年帶著企業家代表團訪華。因為俄烏戰爭導致歐洲能源短缺、成本提高,歐洲的一些製造業企業就加大了對中國的投資,與2021年相比,2022年歐洲對華投資大幅增長70%,達到了121億美元。

    事實表明,儘管這幾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因貿易戰和新冠疫情受到衝擊,但外資對中國投資不降反增。原因很明顯,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更深層次開放政策帶來的穩定的環境,吸引了全球跨國公司來中國投資。面對近年來國際相對動盪的困境,跨國公司不得不考慮長遠發展,並尋找資源更穩定、市場更大的新投資地,中國恰好成為他們的理想選擇。不管是從投資環境、營商環境講,還是從資本的角度講,中國依然是全球最佳的投資「熱土」。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