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2024-01-03
2023-12-31
2023-12-12
2023-12-12
2023-10-25
2023-10-24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09
2023-09-25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種模式
原創 江鳳香 智農集團 2024年12月28日
1 全產業鏈發展融合模式
從農產品的種植養殖基地建設,到加工製作、倉儲智慧管理、市場行銷體系打造,再到農業休閒、鄉村旅遊、品牌建設、行業集聚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如蘇州震澤鎮圍繞蠶桑建立的集農業觀光、工業旅遊、美食體驗、生態休閒等元素於一體的綠色經濟產業鏈 。
2 農業內部有機融合模式
以農牧結合、農林結合、迴圈發展為導向,調整優化農業種植養殖結構,發展迴圈農業、生態農業,實現經濟效益、生態保護、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相統一,比如湖南甯鄉的農牧結合、農林結合發展模式,採用 “水稻 + 生態” 的種植模式,將蝦、鱉、魚與水稻混合種養等 。
3 農業功能拓展融合模式
在穩定傳統農業基礎上,拓展農業的旅遊、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功能,打造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旅遊村鎮或鄉村旅遊示範村,開發農業文化遺產等,像江蘇淮安聚焦發展高附加值、高顏值的現代農業產業,推動農業拉長產業鏈、拓展功能鏈、提升價值鏈 。
4 產業集聚型發展融合模式
隨著農業產業發展規模擴大,一鄉 (縣) 一業、一村一品發展形成集聚態勢,壯大產業、產品品牌和價值,實現產業發展與經濟發展協調推進,如河南西平縣依託豐厚文化積澱,打造嫘祖服裝新城,推動服裝產業鏈建設 。
5 田園綜合體模式
以農業為主導,融合工業、旅遊、創意、地產、會展、博覽、文化、商貿、娛樂、物流等相關產業與支持產業,形成多功能、複合型、創新性的產業結合體,為遊客提供綜合性的休閒體驗場所。
6 現代農業產業園模式
在一定區域內集聚現代生產要素、創新體制機制,形成具有明確地理界限和區域範圍的現代農業發展平台,具備規模化種養、“生產 + 加工 + 科技” 結合等特點,可帶動周邊農業現代化發展.
7 鄉村振興示範村模式
在鄉村振興戰略指導下建立的示範村,展示鄉村振興實踐和成功經驗,其認定標準包括自然資源、歷史文化、交通便利、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經濟發展等指標,通過發展特色產業等途徑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8 農文旅融合模式
8.1 與自然生態深度融合與自然生態深度融合
l 鄉村佈局規劃化,對鄉村山水田園進行科學功能分區與產業佈局;
l 自然村莊旅遊化,發掘村莊基礎條件和資源稟賦,打造鄉村旅遊重點村;
l 鄉村旅遊線路化,整合鄉村旅遊資源,串點成線打造精品旅遊線路。
8.2 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創新體驗農業
l 依託農業生產基地打造休閒體驗園;
l 發展現代農業,利用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發展生態、綠色、迴圈等農業;
l 創新農業經營,探索推進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發展模式,引導村民參與。
8.3 與新興業態深度融合
l “民俗 + 非遺”傳承鄉味,開展民俗文化體驗、“非遺”文化科普等活動;
l “傳統 + 創意”打造趣味,將農業與文化、藝術創意相結合發展休閒農業;
l “農旅 + 文體”增添新味,將農事活動創意成體育競技活動,推動 “農文旅”縱深發展.
9 “企業 + 基地 + 農戶”模式
企業通過與農業生產基地合作,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企業負責農產品的加工、銷售等環節,基地負責組織農戶進行標準化生產,農戶按照企業要求進行種植養殖,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保障農民收益的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原料供應品質和穩定性。
10 “黨支部 + 合作社 + 農戶”模式
發揮黨支部的引領作用,組織農戶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組織生產、經營和銷售,黨支部協調各方資源,為合作社和農戶提供政策支援、技術指導等服務,帶領農戶共同發展產業,增加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11 “市場 + 合作社 + 農戶”模式
合作社根據市場需求,組織農戶進行生產,將分散的農戶與市場有效對接,降低農戶的市場風險,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戶增收與市場需求的良性互動.
12 “龍頭企業 + 合作社 + 農戶”模式
龍頭企業憑藉其資金、技術、市場等優勢,與合作社和農戶合作,帶動農戶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合作社則在企業與農戶之間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保障各方利益,共同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
13 “訂單收購 + 分紅”模式企業或合作社與農戶簽訂農產品訂單收購合同,明確收購價格和數量,保障農戶的基本收益,同時,根據企業或合作社的經營效益,給予農戶一定比例的分紅,讓農戶分享產業發展的增值收益.
14 “農民入股 + 保底收益 + 按股份紅”模式
鼓勵農民以土地、資金、技術等要素入股企業或合作社,農民不僅可以獲得保底收益,還能根據入股比例參與企業或合作社的分紅,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產業發展的積極性,實現農民與企業、合作社的利益共用。
15 農產品加工產業集聚模式
在一定區域內集聚大量農產品加工企業,形成產業集群,實現資源分享、優勢互補,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農產品加工的專業化水準和市場競爭力,帶動周邊農業生產和服務業發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
16 農村電商融合模式
利用互聯網平台,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將農產品通過網路銷售到全國各地,拓寬農產品銷售管道,同時,帶動農村物流、包裝、行銷等相關產業發展,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17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
將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等農業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如生產有機肥、沼氣、生物質燃料等,發展迴圈農業,既減少了環境污染,又增加了農民收入,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形成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 。
18 農業觀光工廠模式
將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生產車間向遊客開放,打造農業觀光工廠,讓遊客瞭解農產品的加工過程,增加農業產業的趣味性和觀賞性,同時,企業可以通過銷售農產品及其加工製品、收取門票等方式增加收入,實現農業與工業、旅遊業的融合發展。
19 科技滲透發展融合模式
大力推廣引入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先進技術生產栽培模式等,實現現代先進科技與農業產業的融合發展,例如浙江獅峰山利用無人機運輸新採摘的茶葉,提高了採茶效率和茶葉品質 。
20 康養農業模式
結合農村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特色農產品,發展康養農業,打造集健康養生、休閒度假、農業觀光為一體的康養基地,為城市居民提供康養服務,帶動農村旅遊、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發展,促進農村產業融合和經濟發展。
© 2021 優優一百智慧聯網平台開發授權
中華文旅資訊社 官網:www.youyou100.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