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如何捕捉大健康食品賽道的剛性需求:別賣產品,賣健康理念
來源 :FFL未來食品實驗室 | 記者 :李朋強 | 時間 :2025-01-18 | 5 瀏覽 : | 分享到:

原創 中國好成分 FFL未來食品實驗室 2024年12月27日 北京

 

    最近跟一些投資人朋友交流關於大健康食品行業的投資前景,很多朋友都提到之前曾買過和吃過營養品,但很多人都沒有堅持下去,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經常會忘記吃。忘記吃的背後就是很多品沒有跟特定場景結合,消費者沒有養成在特定場景下能夠想起來要吃的習慣。另外一個就是過於強調功效,把消費者預期提高,吃完後短期很多又沒有什麼體感,自然而然就不會堅持吃了。



    投資人擔心大健康食品市場,不是一個剛需市場,這兩年的熱度是否能夠持續下去,目前有一些不確定。我們的核心觀點是:大健康食品市場,一定是一個可持續的剛性需求市場,但這裡面需要我們所有行業參與方做好健康的理念科普教育,只有針對特定功能場景,讓消費者接受了某種健康的理念,才有可能養成對大健康食品使用習慣和消費習慣。

 

01.別賣產品,賣健康理念


    大健康食品,我們之前一直在重複提,本質上就是食品,不是藥品,不能從藥品的角度去談功效,要從食品的角度去談營養的補充。這就需要有特定的場景、特定的人群,針對什麼樣的人群,在什麼場景下,可以通過食品來保持健康。


    傳遞的是一種健康的理念或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費者所認同的也不僅僅是品牌本身,而是品牌所傳遞出來的理念,讓消費者能夠認同。比如江中猴姑提出來的養胃理念,王老吉提出來的怕上火理念,都是針對一些特定人群在特定場景下,給到一種健康的理念,產品是這種理念下的解決方案。


    我們接觸很多做大健康食品的企業,產品賣的不好,核心就是沒有圍繞特定人群、特定功能場景,打造與傳播一種健康的理念,單純的只是落腳在產品上,尤其是落腳在產品的功效上,去跟藥做PK,食品的屬性就決定了在功效的PK上是不可能勝出的。

 

    大健康食品企業,比如做慢病管理的, 要傳遞的是食養對於改善慢病狀況或者預防慢病發生的健康理念,消費者對食養的理念認可了,才會考慮相關的產品。很多企業沒有耐心去做理念的科普教育,只是盯著產品的銷售,很容易陷入到產品同質化帶來的價格戰,或者“虛假”、“誇大”功效去打造所謂的產品的“差異化”。

 


02.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


    最近在消費行業有兩個很明顯的對比,一個是火熱的胖東來,一個是頻頻出事的保健品行業。之前有跟一些行業朋友討論所謂的“消費寒冬”,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所謂的消費寒冬,到底是行業寒冬還是你企業的寒冬?答案很明顯,只有企業的寒冬,沒有行業的寒冬。

    越是行業預冷,越是好企業能夠實現逆勢增長的機遇。消費行業,不比其他硬科技行業,有很高的技術要求,只要能夠做到產品保真就可以了,很簡單的邏輯,但就是頻頻出現問題:假冒偽劣、以次充好、虛假宣傳、行銷套路數不勝數。

 

    前兩天跟一家行業協會的秘書長溝通,有聊到行業裡面的一些亂象,用心做好產品的賣不出去,賣不上價格,被一些“攪局”的“投機者”搞得苦不堪言。這裡面我們有幾點可以分享的:

 

01 關於行業高毛利屬性


    高毛利屬性應該建立在高研發投入的基礎上,大健康食品行業,很多品類不具備高研發屬性,也不應該是高毛利,一味的去提高終端價格,只會讓消費者覺得被割韭菜,消費者如果覺得產品不應該值這個價格,必然會選擇配料表看著差不多的、價格更低的產品。這種價格體系,必然會吸引很多“投機者”入局。


    因此,我們也呼籲頭部企業能夠根據實際研發和成本情況,能夠適當調整價格,做到一定程度的價格透明。

 

02 用心做好產品的企業,應該繼續堅持初心


    “高築牆、廣積糧”。一方面強化有利於增強企業壁壘和護城河方向的投入,比如研發投入,比如產品科學性驗證,比如健康理念科普教育,比如使用者服務等,另一方面把精力放在有價值的管道上和用戶運營上。我們接觸下來有不少的管道是迫切希望有好產品,廣大消費者們更是迫切希望能夠買到好產品。

 

 

03 卷產品、卷創新,不卷價格。


    截止到2024年9月,中國功能性食品全產業鏈企業數量達到7.7萬家,並且還在保持比較快的速度在增加。如果持續陷入價格戰競爭,原料卷價格、生產加工卷價格、產品卷價格,最終卷下來的結果就只能是行業徹底沒戲,消費者沒有了消費預期,企業不願意也沒有能力持續投入做好產品。

 

    大健康食品行業,無論是功能性食品、還是藥食同源類食品、或者保健品,無論是做原料的,還是做生產加工的,做產品的企業,我們都呼籲行業從業者們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好定位,堅持做正確的事,共同去培育大健康食品行業,只有行業的蛋糕越做越大,企業才能夠有更多的收益。


    現在國內陷入各種卷價格的不良競爭下,只會讓行業越來越亂,最終都很難賺到錢。我們有幾點建議:

l  想要入局大健康食品行業的,在確定入局之前,一定要做好調研,不要只看網上的一些研究文章,行業規模和增速雖然看著還可以,但市場的競爭也很激烈, 貿然進來大概率賺不到錢,只會加劇價格戰,讓行業變得更亂。

l  有實力的企業,聚焦產品創新,聚焦技術研發投入,打造好產品、好服務,用產品和服務建立起自身私域體系和企業壁壘。

l  實力有限的企業,可以選擇做產業鏈配套服務,跟頭部企業合作,做企業的供應鏈或管道合作夥伴等。

    只有建立起行業有序的秩序,讓消費者對國產大健康食品信心越來越高,行業規模越做越大,才是我們所有行業從業者們的福音和福報。


作者|李朋強

編輯|楊心怡

圖源|網網路

來源|未來食品實驗室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