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2024-01-03
2023-12-31
2023-12-12
2023-12-12
2023-10-25
2023-10-24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09
2023-09-25
《求是》3月16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北京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並對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作出戰略部署。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載體和實現形式,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國資國企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兩個毫不動搖”的重要論述,胸懷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戰略支撐。
一、深刻認識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重大意義
企業強則國家強,企業興則國家興。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事關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事關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能力,事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實踐基礎和現實需要。
從理論依據看,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發展壯大國有經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党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須做強做優做大。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看,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係的核心,決定著社會的基本性質和發展方向。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對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關鍵性作用。這一作用體現在資本形態和企業層面上,就是要在發展實踐中堅定不移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在這個重大原則性問題上,必須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堅持制度自信,增強戰略定力,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
從實踐基礎看,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有企業改革持續深化,發展品質效益不斷提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撐。從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來看,截至2024年底,資產總額達到91.4萬億元,是2012年底的2.9倍;實現增加值從2012年的4.9萬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10.6萬億元;2012—2024年,累計上交稅費約占全國稅收的1/7,向社保基金劃轉國有資本1.2萬億元;同時,中央企業切實發揮戰略支撐作用,積極對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全力保障煤電油氣等基礎能源供給和電網、通信、航空等基礎網路運營,在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應對新冠疫情、地震、颱風、洪災等重大自然災害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實踐充分證明,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過程中,國有企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彰顯出獨特的制度優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圖為2024年9月11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維嘉海山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最後一個潛次下潛作業。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是我國認識深海和經略深海的國之重器。
從現實需要看,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宏偉藍圖。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國競爭博弈加劇;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複雜、任務更加艱巨繁重。國有企業大多處於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領域,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維護國家戰略安全的重要力量。我們必須堅定不移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圍繞“兩個大局”、服務“國之大者”,堅定履行新征程戰略使命,切實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提供堅實保障。
二、牢牢把握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是一以貫之的要求,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實踐導向。國資國企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錨定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準確把握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把准方向、突出重點、明晰路徑,努力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到各項工作中。
突出堅持和加強党的全面領導的重大政治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國有企業是党領導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堅持和加強党的全面領導,才能確保各項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必須把党的領導貫穿到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域、協調各方的作用,充分發揮企業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把國資國企力量更好地凝聚起來,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得到堅決落實。
突出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根本要求。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國有企業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作出重大部署。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兩個大局”出發,對國資國企工作提出的戰略性要求,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重要著力點。增強核心功能,要求服務大局、增強支撐保障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要求面向市場、塑造獨特競爭優勢;兩者相互依託,相互促進。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必須緊緊錨定這一根本要求,堅守實體經濟根基,圍繞提升增加值、功能價值、經濟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價值這“五個價值”,不斷強化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高水準實現經濟屬性、政治屬性、社會屬性的有機統一。
突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鮮明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創造性地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重大躍升。當前全球科技創新活動進入密集活躍期,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帶來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發展新質生產力已不是“可選項”而是“必答題”。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必須堅定不移向“新”發力,大力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積極拓展新領域新賽道,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係,使企業的高品質發展體現更多的科技含量,真正建立在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和生產函數形變的基礎上,努力實現生產力質態的躍遷。
突出深化合作共贏的重要理念。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是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各類企業合作發展提供了無比廣闊的舞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必須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引領帶動作用,堅持在開放中發展、在競爭中成長,持續深化同各類企業合作,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加快構建有序競合、互利共贏的良好生態,形成“國民共進”的良好局面,共同為經濟高品質發展作貢獻。
突出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底線思維。當前,國有企業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既有嚴峻複雜外部形勢帶來的衝擊,也有產業結構不優、動能接續不暢等實際困難。這些困難和挑戰是在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體的,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既堅定信心,又居安思危,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充分準備,善於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捕捉發展良機,不斷增強抵禦風險的硬實力,促進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良性互動。
三、堅定不移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關鍵是抓落實、見行動、出效果。國資國企要持續推動深化改革、強化創新、優化佈局等協同發力,不斷提升工作的整體效能。
著力提升企業發展品質效益。深入實施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加強經濟運行分析,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不斷增加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大拓市增收和降本節支力度,夯實持續健康發展基礎。堅持擴大有效投資,以高品質編制和實施企業“十五五”規劃為契機,聚焦科技屬性、技術價值、新興領域,推動落實一批強鏈補鏈重點專案,努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內生增長的良性迴圈。持續提升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品質,支持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長期投資,更好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堅持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助力鄉村振興,強化產業幫扶、消費幫扶,有效維護糧食和重要能源資源安全,全力做好重大自然災害應急回應,切實發揮“穩定器”、“壓艙石”作用。
2024年12月31日,國家電網宣佈,當前世界規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國家電網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最後一台變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實現全面投產發電。圖為投運當日拍攝的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
加快推動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踐行新型舉國體制,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參與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主動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深入推進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努力突破和掌握更多源頭底層技術,強化行業共性技術供給。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實施科技成果應用拓展工程,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強化中試驗證平臺的技術熟化、工程化放大、可靠性驗證功能,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採購力度,打通成果轉化應用“最後一公里”。加快健全以科研為核心、以實效為導向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深入推進專項科技人才培養工程和人才高地專項行動,在科研人員中以創新創造為導向開展多種形式中長期激勵,持續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
深入推進佈局優化結構調整。進一步明晰各類企業的功能定位,在深入研究行業形勢、產業趨勢、市場走勢的基礎上,立足企業比較優勢,大力推進差異化佈局。深入實施央企產業煥新行動、未來產業啟航行動和“AI+”專項行動,加速傳統產業強基轉型,大力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不斷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準。深入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將企業優勢與各地資源稟賦結合起來,加大戰略性產業、物資儲備基地和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助力打造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共同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以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為指引,統籌推進重大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專案,統籌鞏固傳統領域合作和穩步拓展新興領域合作,高水準推動項目履約,加快實現高品質“出海”。
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更深層次融入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改革和發展高效聯動。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落深落實,完善公司治理體系,加快建設科學、理性、高效的董事會,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充分激發企業活力。加快構建靈活高效的市場化運營機制,進一步壓縮管理層級,建立快速決策機制,在新興產業領域探索實施扁平化管理、平臺化運作等模式,不斷提高市場反應速度和靈活性。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深入推進“一業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強化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出資人政策支持,同時推動完善監督體系,探索推進智慧化穿透式監管,實現“放得活”與“管得住”有機統一。
加強與各類企業協同發展。深入開展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充分發揮大企業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人才優勢等,通過組建產業聯盟、實施產業共建、開展業務協同等方式,加強與民營企業等各類企業的市場化合作,常態化推進產供銷高效對接,在延鏈補鏈強鏈固鏈中推動各類企業優勢互補、協同發展。通過組建高水準創新平臺、升級創新聯合體、共建聯合實驗室、開放共用創新資源等方式,加強與具有創新優勢的各類企業的合作,探索構建要素共投、利益共用、風險共擔機制,共同加快新技術新產品聯合開發、反覆運算升級,在開放共用、協同互促中增強創新實力。堅持普遍服務原則,為各類企業提供技術領先、優質高效的基礎設施服務,全力保障基礎能源資源穩定供應,合作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帶頭解決拖欠帳款問題,推動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
以高品質黨建引領保障高品質發展。加強党的政治建設,堅持不懈用党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真抓實幹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切實把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實際行動和成效上。進一步加強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統籌推進總部和基層、境內和境外、控股和參股企業党的建設,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樹牢正確選人用人導向,選優配強企業領導班子,強化正向激勵,健全盡職合規免責機制,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以企業領導人員敢為帶動企業敢幹、員工敢首創。深入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党,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精准化、常態化,持續推進風腐同查同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切實營造有利於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良好政治生態。
© 2021 優優一百智慧聯網平台開發授權
中華文旅資訊社 官網:www.youyou100.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