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金門貿易發展新機,金門未來何去何從?
來源 :金門鑫報
|
記者 :xinbaonews
|
時間 :2017-08-18
|
1992 瀏覽 :
|
分享到:
金門地理位置獨特,深具歷史戰略之意涵:開啟兩岸關係朝制度化發展的先聲,是1990年兩岸紅十字會所簽署「金門協議」。這項協議不僅解決遣返大陸偷渡客的執行問題,更在日後兩岸司法互助與共同打擊犯罪合作奠下重要基礎。爾後,金門「小三通」的開辦象徵揭開兩岸直航的序幕,「小三通」的中轉經驗,已提供兩岸直航經驗與先期交流過渡的先鋒,「金門離島自由貿易實驗區」就是「新小三通4.0版」。
自由貿易實驗區主要以「貿易」相關項目為主軸,在一定區域內先行先試自主開放,借法規鬆綁、管制解除、稅賦優惠等,讓人流、金流、商流、物流等自由活化,吸引投資進駐並創造產業生機,更整備國際接軌氛圍,以達提昇產業競爭力、避免國際經貿邊緣化之目標。示範若成,以擴大至全國為最終目標。
由於國內對市場開放仍缺乏共識,產業保護心態濃厚。透過示範區推動小規模自由化,以先試先行,促使國內法規及行政措施能與國際接軌。金門雖為離島,但長期在兩岸交流定位中扮演舉止輕重的先行者角色,輔以近年來兩岸和平交流與基礎建設提升,已逐漸具有發展優勢與特色。按「金門離島自由貿易實驗區」將選擇具發展潛力、可創造多元效益的前瞻性貿易活動做為推動重點,讓政府可藉由示範區試行創新管理模式,企業可試行創新營運模式。在此立意下,若金門離島自由貿易實驗區試行成效良好,就可以全國推動,加速台灣自由化的進程,使臺灣成為「自由貿易島」。
附上參考論文 http://ir.nuk.edu.tw:8080/ir/bitstream/310360000Q/13933/2/etd-0826108-17175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