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金門大橋接續工程深槽區海域第一支直徑2.5公尺基樁已於本(107)年3月12日澆置完成,象徵國人關心之金門大橋工程已獲得重大突破及進展,交通部祁次長特代表部長慰勞施工團隊,期藉第一支基樁學習之經驗,加速後續建橋進度。
金門大橋接續工程於105年12月28日開工,施工廠商東丕營造積極動員施工所需大、小船機廿餘艘,其中包含國內海事工程少有之頂昇式平台船3艘及混凝土拌合船2艘,並延攬本國及韓國之專業海事工程基樁廠商參與施工,採用直徑2.5公尺之RCD反循環鑽掘機組與全套管機同步施作基樁。施工團隊不畏5℃以下的刺骨寒風,克服7~8級東北季風、流速每秒1.4公尺強勁海流及堅硬的花崗岩等挑戰。
本(107)年3月12日先由東丕營造技術人員自行完成深槽區海域P48橋墩之第一支直徑2.5公尺基樁(長度58.2公尺),3月27日再由東丕營造之韓籍協力廠商接續完成也屬深槽區海域P46橋墩之第二支基樁(長度45.2公尺),除了破除外界認為國內無能力完成直徑2.5公尺規模基樁之質疑,亦可期待後續174支深槽區基樁工程進度快速推展。
另為提昇深槽區施工品質及作業效率,承包商規劃將原設計場鑄懸臂箱型梁改採以預鑄節塊吊裝工法施工,預計於107年8月開始進行預鑄節塊產製,後續配合墩柱完成進行吊裝,將可有效提升上部結構及整體工進推展。
由於節塊預鑄場設置於高雄興達港,後續將有高達268噸重之預鑄節塊自興達港運輸至金門,其海上運輸及高達47公尺高度之海上箱梁吊裝,將是國內工程首見,其施工管理與吊裝作業極具挑戰性。
金門大橋工程雖然充滿施工環境與特殊施工工法等挑戰,全體施工團隊仍將以最大之努力,全力趲趕工進,如期達成通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