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金門大學「金門博雅講座」日前(4/20)邀請紀錄片《落蕃》導演唐振瑜,返回金門與學子及鄉親分享「作育英才的舵手—丹斯里楊忠禮博士」,知性與感性的演講內容,深深感動聽眾的心,現場馬來西亞僑生更與唐振瑜熱烈討論他們所敬愛的丹斯里。
下一場金門博雅講座將於4月27日(星期五)下午13時30分由台師大東亞系主任江柏煒在金門東堡楊清廉紀念館講述「典範的學習—丹斯里楊忠禮精神的詮釋與延續」,並向金大學子導覽名譽校長楊忠禮的父親楊清廉紀念館,金大歡迎各界人士屆時踴躍前往聆聽。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唐振瑜為台灣彰化鹿港人,因在金門服役而與浯島結下不解之緣。2009年以金門為題材創作的電影《星月無盡》問世,同年並有紀錄片《金門匠師之美》。2010年發表《文化金門全記錄貳》;2012年由金門國家公園出資製作的紀錄片《落番》問世,2013年再以金門高粱美酒為主題拍攝《戰酒》。其中《落番》榮獲2012年第45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文化類最佳紀錄片白金獎、第34屆金穗獎優等紀錄片、第四屆國家出版獎佳作等殊榮,更入圍2012年第47屆金鐘獎最佳攝影獎,唐導演也以此片獲得2012第47屆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導播獎(紀錄片最佳導演)的肯定。
金大表示,唐振瑜拍攝《落蕃》而與已故馬來西亞丹斯里拿督斯里楊忠禮博士有諸多接觸,藉由導演的觀察與角度來分享他眼中的丹斯里,必然有另一番景致。唐導演果然以拍片期間所收集及剪接到的許多珍貴影音照片資料,娓娓述說他與丹斯里楊忠禮博士間的許多互動與真切感受。
楊忠禮博士係金門人足堪典範的精神領袖
唐導演表示,丹斯里楊忠禮博士之殞落,確實使金門失去了一位足堪典範的精神領袖。楊忠禮博士的成功世人有目共睹,對於故鄉的關愛與教育的貢獻眾所皆知,尤其他與潘思禮陳開蓉女士教導子孫「不忘本」的家訓,更足以做為當代金門人最佳學習榜樣。
楊忠禮博士並非於金門出生長大,卻始終念念不忘父親楊清廉口中那孤懸一方的海島,自1966年第一次踏足金門後,就告訴自己要記得「自己是金門人」,2005年以後更頻繁地返回家鄉,不但賢伉儷一起回來,更一次次地把兒孫都帶回來,讓他們知道何謂「飲水知源」,知道自己脈搏中流淌著金門人的血液。
唐導演感傷緬懷先哲之餘,不忘與聽眾分享楊忠禮博士年輕時的照片與故事,包含他的青春記事、戀愛時光、創業歷程及公益服務。唐導演說,楊博士絲毫沒有架子,對待下屬或朋友非常地平易親切,使人由衷地敬重感佩。
金大校長黃奇在今年1月27日的楊忠禮名譽校長追思會中表示,要將丹斯里楊忠禮的事蹟納入大學的課程中,對此,本學期的金門博雅講座特別安排丹斯里楊忠禮系列主題,包含4月13日金大主秘呂立鑫以追思會中的追思影片為主軸介紹楊忠禮名譽校長與金大、4月20日導演唐振瑜分享作育英才的舵手丹斯里楊忠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