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2024-01-03
2023-12-31
2023-12-12
2023-12-12
2023-10-25
2023-10-24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09
2023-09-25
金門傳統古厝是閩南文明的結晶;
僑鄉村落是歷史資訊的內在脈絡;
「金門」距離福建廈門最近處僅二千一百公尺,雖只是閩南沿海一座島嶼,卻具有獨特的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十九世紀末,金門居民大量移徙東南亞,成了閩南僑鄉之一,在華人近代歷史有其特殊的重要地位。
「金門」舊名「浯州」,它的一脈歷史,與戰爭有所淵源,由於孤懸海中,古時屢為海盜倭寇肆虐,直到明朝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興築城鞏固海防,禦寇防盜,以金門城「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地理形式,因而命名「金門」。
金門島位於福建省同安縣的東南海面上,金門島上有個遠近聞名的古跡之一,便是至今已有逾三百年歷史的魯王墓。(特效字幕:魯王朱以海是明代皇族的世孫,明朝末年受擁戴而成為監國,亂世紛紜,及至後來輾轉來到金門,和鄭成功一道致力於反清複明。客居達七年之久,並在明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于金門病逝,享年僅45歲。)
地方上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五日都要舉辦莊重祭典,以緬懷魯王錚錚的孤忠氣節。後來魯王忠骸遷葬重建新墓,墓背山面海,前立牌坊,中建碑亭,莊嚴肅穆,成為金門島的一大歷史觀光勝地。
也許正是當年在戰地政務管制之下,才使得金門隔絕了外界的干擾,得以將豐富的人文與自然資產保留下來。不少軍事用地暫時無仗可打,正逐漸轉交金門國家公園託管,陸續開放新景點會越來越多。金門的“古樸味”、“異國感”、“大陸風”,加上戰地遺跡,戰地政務為金門創造不少全球獨一無二的戰爭遺跡。
主標題(二):從文化旅遊情懷和理念,我們以「望、聞、問、切」的四個角度,來探究金門文化全貌, 穿梭歷史的回廊。
一個情懷「望」著:完整保留的閩南古厝
面積只有150平方公里的大小金門,深深吸引中外遊人。如果你有機會到金門一遊,從保存完整的獨特古厝開始。金門有七大聚落,如果你在金門只有時間看一座聚落,建議你去大金門島西南方的水頭。金門人稱"有水頭富,無水頭厝",意思就是就算你像水頭人一樣有錢,你也不一定能把房子蓋得像水頭村的一樣,可見這個聚落有多漂亮。
在大陸所剩不多的古老閩式建築,在金門竟成群地出現。金門的水頭、瓊林、歐厝、珠山、山后、南山、北山等7個聚落,在1995年被劃入國家公園保護區內,未經許可,任何人都不能亂動這些原汁原味的歷史遺跡。
金門的村莊也依舊保留著單姓集居、雞犬相聞的聚落生活方式,這是最古老的文化遺產。走進金門的老巷中,你會感受到好久不見的那種傳統的“人情味”。
兩個體驗「聞」著:鎮邪和辟煞的風獅爺傳奇
風獅爺的起源相傳是明末鄭成功在金門島上伐木造舟,使得小島森林綠景驟變。東北季風一吹來,黃沙滾滾,居民深受風害,生活極為艱辛。為免於風災之苦,人們就在村落口設置風獅爺,以求「鎮風止煞」。
(特效字幕:自此,有獅的威猛、神的性格、人的靈性隱喻於一身的風獅爺,便以各種樣貌駐守村落,肩挑阻擋風沙、掃除惡運、僻佑土地萬物的重責大任。)
(特效字幕:時至今日,祂不僅僅是金門島鎮風止煞、祈祥求福的守護神,更成了獨具特色,絕無僅有的文化資產。)
這個彈丸小島上,矗立數十尊風獅爺,密度之大也造就獨一無二的風獅爺之島傳奇。時至今日,祂不僅僅是金門島鎮風止煞、祈祥求福的守護神,更成了獨具特色,絕無僅有的文化資產。
三個探究「問」著:世外桃園的自然景觀
金門四面環海,屬小型島嶼的生態體系,海口濕地由海茄苳、水筆子所形成之大片紅樹林景觀﹔經過元、明、清歷代戰爭和濫伐後,使金門島終變童山濯濯﹑風沙交相為害的風貌。1950年後經島上軍民積極造林,數十年後,金門又回復昔日綠蔭蒼鬱的「海上公園」。
金門地處大陸沿海的弧線邊緣,這個位置恰是候鳥南遷北返的主要路徑,加上自然環境優渥,食物資源豐富,以及人為干擾少,因此每年都吸引許多鳥類在此繁殖、度冬或是過境停留,尤其每年冬季的黑衫軍「鸕鷀」,成千上萬落日歸巢的畫面,非常壯觀,可說是世界級的景觀,也使得金門成為熱門的賞鳥聖地。
金門國家公園所在的大小金門島盤皆為花崗片麻岩構成,最高點太武山即為花崗片麻岩所構成的丘陵地,全區除丘陵地外其餘多為紅土覆蓋的臺地;各海岸則有花崗片麻岩被海水侵蝕而形成的崖面或平臺,以及發育良好的沙灘;也正因為”岩岸和沙岸”交錯構成了金門豐富多變的海岸景觀。
四個尊重「切」入:地方的特產和人文美食
金門不僅以戰地風光及人文特色著稱,當地的風味特產更是遠近馳名,尤其金門高粱酒、貢糖、金門菜刀和金門陶瓷。
金門高粱酒
金酒公司創立於1952年,自創「金門香型」口感的金門高梁酒,更是聲名顯赫、聞名遐邇。金門高粱酒的生產,是利用金門特產旱地高梁,引用當地水質甘甜的寶月神泉,加上當地釀酒師傅的專業經驗。
金門貢糖
金門貢糖相傳是明代閩南禦膳貢品,招祥迎春,年節納貢,為茶點之極品。貢糖在製作過程中必需仰賴人力搥打,以求糖質綿密細緻,閩南人稱之為「摃」。
金門菜刀
金門菜刀是在1958年至1978年經歷「八二三炮戰」、「六一七」、「六一九」諸役炮擊,近百萬發的炮彈,這些龐大的廢炮彈成了金門制刀業的寶藏。打造了聞名世界的金門菜刀。
金門陶瓷
金門陶瓷廠在1963年設立,是目前臺灣唯一的官窯;是海內外愛酒人士爭相收藏的精品。
金門小吃
相傳17世紀鄭成功為了收復被荷蘭佔領的台南,鄭軍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煎成餅吃,流傳後世成了風靡臺灣全省的小吃。
主標題(三):百年榮耀、幸福金門
金門自1915年建縣至今,金門已經從戰地禁區蛻變成為海上絲路閩南文化的多元觀光新地標,這也是金門發展史上值得紀念的里程碑。金門人秉持一貫的堅毅性格,承受並且成就了值得驕傲和感念的輝煌年代,我們相信,這是金門島鄉子民共有的文化遺產,和”百年榮耀、幸福金門”的共同記憶!
片尾標題:百年榮耀、幸福金門
金門縣影視媒體共同行銷金門觀光發展
中華文旅移動網 互動新媒體
指導單位:金門縣政府
主辦單位:金門鑫報
承辦單位:大漢發展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台灣南華報、貴州優優一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 2021 優優一百智慧聯網平台開發授權
中華文旅資訊社 官網:www.youyou100.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