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
加拿大 [加拿大和世界報道] [多倫多新聞網] [健康生活報道] [國際藝術新聞網] [健康時報] [萬事通] [華僑新報] [渥京周末] [輕松加拿大] [社區報] [楓華之聲] [紅楓林] [今日加拿大] [嘉華時報] [加拿大文物與藝術學報] [溫哥華在線] [加拿大中文電視台] [亞洲浪潮] [信報][都市生活網] [北辰時報]
[加國生活網] [加華國際商報] 美 國 [紐約都市新聞網] [美國西部新聞] [維加斯新聞網] [久安世界和平電視] [久安名人電視] [美華商報] [拉斯維加斯時報] [華聯社] [亞省時報] [美國ICN電視聯播網]
[美中時報] [中美郵報] [華府網] [中國日報] [華夏時報] [美國華視] [聖地亞哥資訊網] [西雅圖中文電台] [國際新聞網] 阿根廷 [華人頭條] [阿根廷華人在線] [阿根廷中聞網] 智利 [南美新聞網] [智華商報] [小人物] [智利華人在線] 委内瑞拉 [委僑新聞網][委内瑞拉華人網] 墨西哥 [墨華堂] 巴西 [巴西僑網]
[南美僑報網] [巴西華人網] 巴拿馬 [拉美快報] [巴華網] 古 巴 [古巴中文網] 祕魯 [秘魯通] 蘇裏南[中華日報]
【非洲】
津巴布韋 [津巴布韋華人網] 南非 [華僑新聞報] [非洲華僑周報] [南非華人信息網] [中非新聞] [僑聲廣播電台] 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劍虹網] 科特迪瓦 [西非華聲] [西非華人在線] 尼日利亞[尼日利亞華人網]
[西非統一商報] [南非365] 安哥拉 [安哥拉華人報] [安哥拉華人網] 斐 濟[斐濟日報]
【歐洲】
捷 克 [布拉格時報] 瑞士 [歐亞時報] 俄羅斯 [俄羅斯龍報] 意大利 [華人街] [歐洲華人報][新華傳媒網]
[歐洲新聞網] [歐聯網] [歐華傳媒網] [奮鬥在意大利] [歐華聯合時報] [歐洲商報] [歐洲華商網] 烏克蘭 [烏克蘭中文網]
瑞典 [北歐華人報] [北歐時報] 希臘 [中希時報] [希華時訊] 德國 [德華世界報]
[開元網] [歐洲新僑網]
[歐華導報] [德國之聲] 英國[衛報中文網] [英中時報] [英國僑報] [英國華商報] 法國 [法國和世界新聞網] [法國僑網] 西班牙 [歐華網]
[西華在線] [西班牙華人網] 荷蘭 [新荷蘭中文網] [聯合時報] [華僑新天地] 瑞士 [歐亞時報] 愛爾蘭[愛爾蘭華人報] [愛爾蘭在線]葡萄牙 [葡新報] [葡華報] 波蘭 [波蘭網] [波蘭華人資訊網] [波蘭壯闊網] 羅馬尼亞 [歐僑網] [旅羅華人報] 匈牙利 [新導報]
[中華時報] [世界中國] 奧地利[聯合周報]
【大洋洲】
新西蘭 [新西蘭信報] [鄉音] [先驅報] [中文一族] [新西蘭中文電台] [華新網] [新西蘭天維網] 澳大利亞 [澳洲華人通訊社] [澳洲唐人街] [澳中網] [聯合時報] [大華時代] [澳洲汽車雜志] [新市場報] [BQ澳洲] [澳洲僑報] [澳大利亞時報] [塔州華人報] [今日悉尼] [澳洲佳] [昆士蘭華商周報]
【亞洲】
韓國 [新華報] [世界僑報] 日本 [日中商報]
[日本财經周刊] [關西華文時報] [小春網] [西日本僑報] 印 度 [印度中文網] 緬甸 [緬甸中文網] [金鳳凰] 柬埔寨 [金邊晚報 ] [柬華日報] 阿聯酋[阿裏巴巴商務衛視]
[迪拜華人網] 印度尼西亞 [印華日報] [印度尼西亞日報] [印度尼西亞商報] 馬來西亞 [國際時報] [犀鄉資訊網 ] [二十一老友網] [中國報] [光華日報] [光明日報] [南洋商報] [星洲日報] [沙勞越晚報] [工商世界月刊] [生活出版有限公司] 新加坡 [南洋商界] [随筆南洋] [時代财智] [聯合早報] [中國行] 泰國 [新華雜志]
[泰國頭條新聞] [泰華網] [泰國中華網] [星暹日報] 菲律賓[世界日報]
[商報]
澳門 [澳門衛視] [澳門月刊] [華僑報] [澳門日報] [澳門廣播電視]
香港 [中國記錄通訊社] [國學文化交流] [時代星報] [中外要聞通訊社] [世界書畫家報] [中國國際教育電視台]
[評報] [香港亞太商業網絡電視台]
台灣 [台灣南華報] [人間福報] [世紀新聞] [台灣導報]
中國大陸 [浙江經濟網] [中國華僑傳媒網]
[中華人物網] [中亞傳媒網] [天地新聞網]
[中國海外新聞網] [遼甯僑網] [華西都市報] [中國龍網] [攀枝花日報]
[海南特區報] [商旅報] [陽光無限]
[海南日報] [海南記者網] [時尚雜志] [作家] [北京交通台] [哈爾濱人民廣播電台] [深圳新聞網] [上海證券報]
[中國紀檢監察報] [今晚報] [解放日報]
[人民政協報] [電腦商報]] [大連晚報] [羊城晚報] [新華日報]
[南京日報] [今日商報] [南京廣播電視集團] [南京音樂台] [新民晚報] [北京晚報] [文藝報] [貴州地方新聞
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成立
經過三年多的籌備,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hinese Journalists)於今日在多倫多正式宣布成立。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為加拿大聯邦政府登記註冊的非營利新聞社團,其主要宗旨是為全球範圍內的中文記者提供專業新聞和法律援助,維護記者權益。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核心成員由資深新聞職業人士組成。
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由成立於1998年的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發起並創立。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與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的工作分工將有所不同: 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將主要專註於專業新聞業務交流、為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理事會媒體和記者提供法律援助,並代表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為會員頒發國際記者證。同時展開與聯合國、其它國際新聞機構、相關國際機構、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新聞業務聯絡和交流。
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目前分為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的理事媒體將自動成為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的團體會員,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的理事和個人會員將自動成為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的理事和個人會員。根據國際慣例,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除接受理事會媒體、個人會員、企業和聯合國及其相關國際機構捐款外,不接受任何政黨和政府捐款,以保證聯合會的獨立性。
選舉
具有投票選舉權的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理事會成員和個人會員,於多倫多時間12月15日至16日正式開始投票。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主席、加拿大萬事通傳媒集團總裁龐誌廉擔任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監事長。
選舉結果
《拉斯維加斯新聞報》、《新華雜誌》創辦人暨社長吳治歐擔任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創會主席。
澳洲華人通訊社社長騰飛、美國《中國日報》社長江啟光、加拿大《健康時報》社長彭躍、《臺灣南華報》社長賴連金博士、《浙江經濟網》總編緝劉江、《法國僑報》社長錢海芬、《世界華文媒體》總編輯勾芍人博士擔任副主席。
加拿大大西洋攝影家協會會長於琮章、德國《德華世界報》總編輯倪娜、加拿大《渥京周末》社長陳詩慧、加拿大《名人名商》社長王恢、香港《道教道法科儀雜誌》主編葉常銘、臺灣世紀新聞社社長洪錫銘博士、臺灣《人間福報》總編輯妙熙擔任常務理事。
《世界華文媒體》總編輯勾芍人博士擔任秘書長、德國《德華世界報》總編輯倪娜、中國《海風》雜誌出品人吳世平擔任副秘書長。
彭躍副主席
1982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學院。1982年至1988年在《中國體育報》任記者,1988年至1996年就讀聯邦德國科隆體育大學體育新聞專業,攻讀新聞學博士,因1996年移民加拿大,以新聞碩士學位畢業。1996年,《健康時報》(Health Times)由彭躍在多倫多創辦,是加拿大創辦最早、影響最大的中文周紙之壹,也是加拿大唯壹的壹份以生活保健時尚為主要內容、而且在全國四大城市(多倫多,溫哥華,渥太華,蒙特利爾)同時發行的中文周報。十九年來,《健康時報》秉承專業性與普及性並存、雅俗共賞的辦報方針,集科學性、實用性、知識性、趣味性於壹體,其獨特風格贏得加拿大華文讀者的喜愛。彭躍社長是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1998年的創辦理事,《健康時報》是壹份專業媒體人創辦的專業報紙,從創辦開始就受到加拿大社區各界廣泛關註。2005年9月,《健康時報》榮獲由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和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基金會聯合評選的世界華文媒體獎(世界優秀華文媒體獎--最佳專業報紙獎)。
吳治歐主席
出生臺灣,畢業於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是在臺灣和美國從事新聞工作逾39年的資深報人。曾任臺灣公營《臺灣新生報》總編輯,後移居美國,先後任《洛杉磯天天日報》社長、 洛杉磯《美洲臺灣日報》創辦總經理。現為《拉斯維加斯新聞報》、《新華雜誌》創辦人暨社長。
騰飛副主席
從事媒體工作逾30年。在中國工作於上海新聞界,獨立創辦過壹份科技類中央級全國發行報刊。後又任《光明日報》上海出版部圖書編輯二室主任,創辦“上海市新聞沙龍”;策劃主辦“上海市新聞記者攝影展覽”等。1990年代未移民澳洲。被聘為《澳洲僑報》創刊總編輯及《墨爾本日報》創刊特約主編等。先後十年為華社各界完全義務服務。2008年獨立創辦《騰飛澳大利亞華人通訊社》,成為澳洲有史第壹家華人通訊社。向全澳與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四十余家傳媒同步發布新聞稿。通訊社從2014年5月起開通網站,每周刊登由通訊社撰寫的新聞,成為具自己特色的基本全部自行撰寫的原創新聞網站。並順應新媒體發展趨勢,凡由騰飛澳洲華人通訊社撰寫的華人社區新聞,均在壹天之內先於百多個微信群發表,再由通訊社網站上網;後發布給各國華文傳媒。稱為“騰飛新聞三步曲”,受到澳洲華人僑社的歡迎與贊譽。
江啟光副主席
1954年10月出生於臺灣,畢業於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系,曾任職臺灣《中央日報》記者。1983年加入美洲《中國時報》,1985年該報結業,改任報紙印刷業務經理,1989年與合夥人創辦偉博文化公司,經營紙媒及印刷。旗下印刷廠為全美華人最大的報刊印刷公司。目前承印7家日報,60余家周報,及50余家的雙周刋、月刋及不定期刋物。客戶群包括十多種不同文字的報紙和雜誌。自營紙媒包括:美洲《中國日報》(簡體中文版),美洲《臺灣 時報》(繁體中文),每周出刊6天,每日出刊 40至70版。現有4個美國不同地區的紙媒,共享本公司新聞資訊。江啟光社長媒體資歷40年,是洛杉磯頗負聲望的領軍人物。
賴連金副主席
生於臺灣,後留學日本,1995年畢業於國立東京學藝大學大學院教育學專業,獲博士學位。賴連金社長旅居日本近二十年,1992年兼任東京《華報》月刊人物專訪記者,之後任臺灣《大成報》駐日本特派員,《中央日報》國際版撰述,並於2000年在神戶創《南華報》,2002年回臺創業,往返於臺灣、日本,接著歷任臺灣《公論》報社長,2004年當選臺灣中華資深記者協會首席副理事長、理事長至今。
目前任中華資深記者協會理事長、《臺灣南華報》社長、南華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兩岸藝術收藏協會理事長、中華全民健康管理協會理事長、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亞洲華文作家文藝基金會副董事長等職務 。
劉江副主席
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浙江大學,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歷任寧波市教育系統教師、浙江省發改委《浙江經濟》雜誌主編。現任《浙江經濟網》總編緝、浙江經濟理事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美亞友好協會紐約分會副主席、美非亞總商會紐約分會副主席、兩岸經營者俱樂部主席團主席、中國書畫世界行浙江委員會主席。
勾芍人副主席
畢業於四川廣播電視大學新聞學專業,1994年赴英國留學10年。他於1997年獲曼徹斯特大學教育和大眾媒體碩士學位(M.Ed in Education & the Mass Media,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2004年獲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學(比較政治傳播)博士學位(PhD.in Mas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Leicester)。他的主要研究範圍為中西方政治傳播之比較、媒體和國家利益、媒體的教育功能,而媒體的經營與管理亦是他的主要實踐。其它興趣還包括:政府和社會控制、社會正義、世界和平、未來學。
勾芍人21歲開始從事新聞工作,22歲擔任副刊編輯,為中國當時最年輕的日報編輯之壹。先後在四川《攀枝花日報》、《海南特區報》、《特區時報》、《中國和世界》雜誌(香港)等報刊任記者、責任編輯、副刊主編、總編助理、執行總編輯等職務。 新聞工作第二年開始采訪“中國青少年棒球錦標賽”(吉林長春,1985)、“中國首屆石棺葬學術研討會”(雲南永勝新石器時代考古現場發掘,1985)、“中國長江科學考察漂流探險”(雲南、四川,1986)等全國性大型活動。勾芍人1984年參與四川省青年文史哲協會攀枝花分會的籌建並擔任秘書長。在八十年代先後創辦攀枝花市青年詩人協會、攀枝花市青年記者協會、攀枝花市青年記者和企業家聯誼會,參與創辦四川省青年雜文研究會、海南省雜文協會、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等社團,是中國大陸第壹批從事社團組織工作的開創性人物。
勾芍人1998年在加拿大發起創辦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Worl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ass Media) ,擔任秘書長,並於同年創辦《世界華文媒體》網站 (www.worldchinesemedia.com),是海外學人創辦最早的中文網站之壹。勾芍人從《世界華文媒體》創辦至今壹直擔任其總編輯, 新聞生涯實現從報紙、雜誌向網絡媒體的延伸。
錢海芬副主席
於1983年至1987年就讀於吉林大學中文系;1995年至1997年,就讀於浙江大學新聞系在職碩士班。1987年至1999年,任《杭州日報》主任記者;1999年至2001年,在《杭州日報》負責創辦杭州網,於2001年底出國。2002年至2004年任《歐洲時報》記者;2004年至2006年任《星島日報》記者。2007年起任浙江電視臺國際頻道駐法國特約記者至2015年4月。2008年成立泛歐國際文化傳媒集團,下轄法國僑網www.franceqw.com;法國唯壹雙語報《法國僑報》;《雙贏》雜誌。
加拿大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簡介
來源閱讀:http://www.worldchinesemedia.com/
華文成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不僅是人口的因素,更因為它悠久的文化歷史。作為華人,我們以華文為榮。一個不尊重自己文化的民族,也將不能真正嬴得其它民族的尊重。華文媒體植根于華文文化,華文文化通過每一位華人而得以弘揚。華文文化與其它民族的文化交相輝映,共同譜寫人類文明的偉大詩篇。
加拿大是一個擁有近百萬華人的多元社會。華文已成為加拿大繼英語、法語之後的第三大語言。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將總部設立於此,使我們既可背靠中國大陸這個華語發源地和臺灣、香港、澳門以及新加坡等華語地區,又可直接面對西方文化,置身於一個中西方文化平等交流的環境。在一個宣導多元文化的社會,每個文化都是同樣重要,不可忽略。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在這樣一個多元社會中推廣和發揚民族文化,促進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是一個以華文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電影、出版社、電子媒體、網路公司、廣告公司、受眾調查機構和媒體學者為主的,獨立的、世界性非營利組織。我們的簡要宗旨是:團結海內外華文媒體、華文媒體工作者和研究者、愛好者,開展交流合作,求同存異,研究華文媒體,提升華文媒體競爭素質,弘揚中華文化。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Worl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ass Media)於1998年經加拿大聯邦政府登記註冊。其會員分為機構會員和個人會員。機構會員為:報紙、雜誌、電臺、電視臺、出版社、新聞類網站等媒體類機構;個人會員為:報紙、雜誌、電臺、電視臺、出版社、新聞類網站等媒體類機構的記者、編輯和特約記者以及專欄作家。
繼續閱讀:《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世界華文媒體組織機構
http://www.worldchinesemedia.com/ss/?action-viewnews-itemid-117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和國際記者證問與答
1、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在哪一個國家登記註冊?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 (Worl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ass Media, 簡稱WACMM)於1998年8月4日經加拿大聯邦政府登記註冊,是一家合法的新聞行業協會 (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registered by Industry Canada, File Number: 350615-1, Ontario
Corporation Number: 1629121)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於1999年10月11日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成立大會 (見《環球時報》1999年10月22日第12版,《人民日報》駐加拿大特派記者鄒德浩報導) ,是世界新聞史上第一家全球性中文媒體專業協會,也是世界新聞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並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
2、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為何採用英國記者工會的記者守則?
英國記者工會(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簡稱NUJ)成立於1907年, 它是英國和愛爾蘭的記者行業協會組織。它的宗旨是: 推動社會多種聲音的暢通表達,促進多樣媒體的共同發展,提高民眾對記者的信任度。作為工會,英國記者工會負責協調記者和雇主之間關於工資、待遇、工作條件等問題的衝突;作為行業協會,英國記者工會具有發放記者證、維護記者合法權益、實施行業道德自律、制訂行業規範、鼓勵 “真實、客觀、公正和平衡”的報導等職能。英國和愛爾蘭的記者證中有三分之二是由英國記者工會頒發的。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所有記者證都由英國記者工會頒發。八十年代後,當時的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對此進行了修改,規定記者也可以從雇主那裡取得記者證。英國記者工會認為,記者證發放許可權的分散不利於新聞從業人員整體職業素質的提高。英國記者工會中設有專業律師,英國記者在遇到法律問題時,可以免費諮詢並得到援助。
英國記者工會在全球範圍內最早實行新聞自律的嘗試,始於20世紀30年代。1936年,NUJ在當年年會上決定制定一部行業道德規則——《行為準則》
(Code of Conduct)。在NUJ的推動下,1945年英國成立了皇家新聞委員會(Royal Commission on the
Press),其目的在於推動通過報刊的意見的自由表達和最大限度地確保新聞描述的準確性。記者在加入英國記者工會時必須承諾遵守規章制度和行為準則。如果會員違反職業道德或者違反國家法律,英國記者工會有權終止其會員資格。被終止會員資格的記者在同行業再就業將會受到很大影響。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於1998年策劃和籌辦于英國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研究中心,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認同英國記者工會的記者守則,確定以英國記者工會的記者守則作為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的記者守則。
3、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所頒發國際記者證的權威性?
由國家級新聞行業協會頒發記者證是國際慣例。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於1998年經加拿大聯邦政府登記註冊,是一家合法的新聞行業協會,也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家面向世界的覆蓋中文報紙、雜誌、電臺、電視臺、新聞網站等機構的媒體行業協會。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由受過專業新聞教育和實踐的資深中文媒體專家創辦和管理,為獨立新聞行業協會,無任何政府和政治背景。
第一家面向世界的華文媒體協會,由受過專業新聞教育和實踐的資深中文媒體專家創辦和管理,無任何政府和政治背景是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獨一無二的特點。
任何人發現有全球性覆蓋中文報紙、雜誌、電臺、電視臺、新聞網站等機構的媒體行業協會的創辦早於本會並比本會更加獨立、專業、權威,本會鄭重承諾給予1萬美金的獎勵。
4、中國政府承認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頒發的國際記者證嗎?
國家和國家之間相互承認對方合法機構頒發的記者證是國際慣例。
中國大陸的記者,其記者證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發。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並不對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記者頒發記者證,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記者由相應的新聞行業協會或媒體機構自己頒發記者證;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更不會對世界上其它主權國家的記者頒發記者證,世界上其它主權國家的記者由其相應的新聞行業協會或媒體機構自己頒發記者證。
中國是少數幾個對外國記者進行管理的國家之一。外國記者在中國大陸長期駐華採訪,其記者證由外交部新聞司“外國記者新聞中心”辦理,持其外國記者證和有關媒體機構手續換發一年期《外國常駐記者證》,用於在中國境內長期駐華工作和採訪使用。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所屬部分記者主要在中國境內旅遊、探親和短期訪問,並無計畫在中國境內長期駐華工作和採訪,因此並不需要到“外國記者新聞中心”換發《外國常駐記者證》。
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記者在中國大陸長期駐地採訪,其記者證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台港澳工作部辦理及進行相關管理。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所屬部分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記者主要在中國大陸境內旅遊、探親和短期訪問,並無計畫在中國大陸境內長期駐地工作和採訪,因此也並不需要到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台港澳工作部辦理有關採訪證件。
代表中國記者和國際新聞行業機構展開專業交流的唯一權威機構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國際聯絡部,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和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國際聯絡部從1999年起就開始新聞業務交流,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和中國政府承認的具有國際影響的世界性新聞專業協會。
世界華文媒體是中國和世界交流的重要橋樑,擔負著大眾傳播“二級傳播”中的“意見領袖”作用,是世界各國華僑華人和所在國家溝通的重要紐帶。中國政府歷來歡迎世界華文媒體回祖(籍)國參觀訪問和報導。自2001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所屬中國新聞社和中國各地政府兩年一度聯合組織的“世界華文傳媒高峰論壇” ,就邀請世界各地華文媒體回祖(籍)國各地參觀訪問和報導;從2015年起,人民日報社海外版也開始以 “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邀請世界各地華文媒體回祖(籍)國各地參觀訪問和報導。
5、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頒發國際記者證的使用範圍?
世界上沒有無記者證的記者。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的國際記者證主要用於華文媒體在全球範圍內採訪報導使用。
根據國際慣例:
記者參觀各種旅遊景點和旅遊活動等均會享受減免門票(如美國迪士尼等幾乎所有景點)的特殊優惠;記者參加各種收費社會活動均會享受減免門票的特殊優惠;記者乘坐各種交通工具有優先權;越來越多的世界著名品牌商對記者消費也提供優惠服務。
6、不承認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的持證記者及其採訪活動會有什麼後果?
根據聯合國大會第19條世界人權宣言 (1948年12月)、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第11條(2000年12月7日)、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1791年12月15日)、加拿大權利和自由憲章(1982年4月17日)等國家新聞自由法規和條例,記者有新聞採訪權,並被公認為“第四權力”、“無冕之王”。
保護協會華文媒體記者的新聞採訪權利、並為其提供專業和法律支援,是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的重要使命。如任何國家內的機構和個人對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持證記者質疑和刁難,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有權和記者所屬華文媒體一起,向事件發生地政府、華文媒體所在國政府、加拿大政府和聯合國有關機構反映,並視其情況而將其列入“新聞自由公敵名單”在全球範圍內予以譴責。
7、如何獲得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頒發的記者證?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並不向任何非協會會員頒發國際記者證,只有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的會員才享有獲取國際記者證的權利。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只對在華文媒體擔任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工作人員頒發國際記者證,即所有持有本會頒發國際記者證的記者,必須依託一家華文媒體,協會會員申請國際記者證,必須由所工作的華文媒體推薦或證明才能獲頒國際記者證。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可為長期寫稿的自由作家、自由攝影家推薦當地華文媒體,使其成為簽約記者。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頒發國際記者證,並不收取任何費用,其證件郵寄費用由記者自行承擔。
8、誰有資格成為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的會員?
華文媒體機構可申請成為協會團體會員;為華文媒體工作的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可申請成為個人會員;
長期寫稿的自由作家、自由攝影家等可申請成為個人會員;根據國際慣例,新聞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可以申請成為協會會員,其會員費減半。
9、中國媒體機構和記者可以成為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的會員嗎?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是一個世界性專業協會,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華文媒體機構和個人加入協會。事實上,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成立時,就有來自中國的首批機構會員和個人會員。
10、中國記者可以申請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的國際記者證嗎?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的所有會員(包括中國會員),都有權利申請國際記者證。
隨著中國對外交流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中國記者赴世界各地採訪、旅遊、探親,由於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性新聞專業協會,其頒發的國際記者證使用英文和中文,更容易為世界各國普遍認同和接受。
如何申請加入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授權以下協會理事媒體代理國際記者證(會員入會申請):
1).《華僑新報》(協會1999年創會理事媒體、加拿大)
聯繫方式:200, boul. René-Lévesque Ouest(Complexe Guy-Favreau) Niveau
00-04MONTRÉAL, Québec H2Z
1X4
電話: 1-514-842-5689 郵件: info@fhmedia.ca
代理加拿大魁北克省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 ;
代理全球範圍內為《華僑新報》和《楓華網》提供稿件和圖片的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
2).《紅楓林》(協會理事媒體、加拿大)
聯繫方式:電話: 1-519-913-1999 郵件: info@redmaplenews.com
代理加拿大安大略省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 ;代理全球範圍內為《紅楓林》報和《紅楓林》網(電視)提供稿件和圖片的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
3).《楓華之聲》(協會理事媒體、加拿大)
聯繫方式:電話: 1-204-509-2628 郵件: tribunemc@yahoo.ca
代理加拿大曼尼托巴省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 ;代理全球範圍內為《 楓華之聲》雜誌和《楓華之聲》網提供稿件和圖片的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
4).《辛巴威華人網》(協會理事媒體、辛巴威)
聯繫方式:No 8,
17th Ave, Mabelreign, Harare, Republic of Zimbabwe
電話: 263772272832 郵件: 644641851@qq.com
代理辛巴威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 ;代理全球範圍內為《辛巴威華人網》提供稿件和圖片的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
5).《浙江經濟網》(協會理事媒體、中國)
聯繫方式:電話: 86-571-87054882 郵件: dflj@163.com中國浙江省杭州市
代理中國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 ;代理全球範圍內為《浙江經濟網》提供稿件和圖片的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
6). 中外要聞通訊社(協會理事媒體、香港)
聯繫方式:Flat A, 16/F., On Fuk
Industrial Building, 41-45 Kwai Fung Crescent, Container Port
Road, Kwai Chung, N.T. Hong Kong
電話: (852)9038 4016,6065 8568 郵件: CNW@cnw-highlights.org
Contact: IP, Angel Huang
代理香港和澳門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 ;代理全球範圍內為中外要聞通訊社提供稿件和圖片的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
7).《歐亞時報》(協會理事媒體、瑞士)
聯繫方式: Bahnhofstrasse 100, 8001 Zurich,Switzerland
電話: 0041(0)795526666 郵件:news@EurAsiaInfo.ch
代理歐洲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 ;代理全球範圍內為《歐亞時報》提供稿件和圖片的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編輯、特約記者(包括特約攝影記者)、專欄作家的國際記者證申請